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译者马振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批评家吴亮、刘绪源侃侃而谈,阐发了作品背后的深意。《庆祝无意义》中文版译者、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马振骋曾翻译过昆德拉的作品《慢》,对于这次的翻译,他直言“我对昆德拉算是有研究的,但这次,书名的翻译就是一次冒险”。
《庆祝无意义》的首个版本为意大利文版,去年11月悄然在意大利面世,当时应昆德拉要求秘而不宣,低调出版。直到今年4月,法文原版问世之后,才正式开始全球出版的进程,于是引起书坛的巨型漩涡,加印不断,销量已达十万余册。《庆祝无意义》这一模棱两可的命题延续了昆德拉作品戏谑、反讽的喜剧风格,也更充满希望和绝望。意大利《晚邮报》将这本小说称为“所有脆弱情感的颂歌——包括悲伤、快乐和美。”
该书开篇便荒诞得引人发笑:“六月的一个早晨,阿兰走在巴黎一条街道上,看到很多穿着低腰裤、露脐装的女人。看着她们裸露的肚脐,阿兰既觉得迷人,又感到困惑,情色不再以女人的大腿或乳房而是以女人的肚脐作为诱惑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呢?” 一场嬉笑怒骂的喜剧由此上演,围绕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顺着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生活故事、他们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尿急的傀儡主席,自杀未遂却杀人的母亲,以及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
评论家刘绪源对“无意义”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生癌那一段,他认为成功就是无用,高明就是无用,这里点出的生活的本体意义恰恰是大家不注意的、没有意义的那部分。而我们认为有意义的那部分,其实是最可疑的。昆德拉所有小说的主题都是反趣味、反庸俗的,在这里一开始就提出来了。”王宏图教授说:“初看这本书一头雾水,因为都是碎片化的,里面的人物也好,故事也好,都不是连贯的”。这也是昆德拉手法的精明之处,情节没有明显的逻辑性,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仅仅作为作品主题的素材而存在,透过层层看似暮气沉沉的黑色喜剧来表现积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