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上博浦东分馆的三个愿望
林明杰
  ◆ 林明杰

  九月份,上海很艺术。ART021艺博会、PHOTO SHANGHAI上海艺术影像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扎堆开幕;余德耀美术馆一场神奇的“雨”诱得善男信女们排起了长队;两个“达利”在上海打得不可开交;这些都让我感到这座城市的艺术活力正在集聚。

  最让我心动的则是一条艺术新闻:上海博物馆将建浦东分馆。虽然早就知道在进行这么个规划,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公布了。

  上海博物馆号称拥有藏品百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件。但真正能常年与公众见面的藏品,仅占极小比例。这也是个博物馆的世界性问题。据报道,卢浮宫仅有8%的藏品得以展出,古根海姆美术馆只有3%,柏林画廊博物馆仅2%。泰特现代艺术馆展出了20%藏品,比例相当高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藏有毕加索的作品有1221幅,但参观者只能看到其中的24幅。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博物馆业起步晚。虽然这些年来,上海涌现出许多行业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但在藏品、学术和管理运营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还是很少。上海博物馆迁移到人民广场建成新馆20年来,在海内外赢得的口碑,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也是中华文明的骄傲。

  所以人们对之的期待就更多。

  长期以来,作为呈现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博物馆,上博在现有的条件下已经很努力。书画、陶瓷、青铜器、石雕、印章、玺印、家具、钱币、少数民族服饰等常设展馆水准皆屈指可数。

  但还有三大遗憾,希望借浦东分馆建成之东风,得以弥补。

  一、作为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近现代的海派绘画,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认可,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呈现。中华艺术宫建立,定位于现代艺术,辟出“海上生明月”专馆展出海派绘画代表艺术家作品,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遗憾的是,部分展品质量还不够理想,尤其一些中小名头的海派画家作品并非其代表作,这就容易让观众对海派绘画的整体水平产生误解。上博收藏的海派绘画作品品质相当高,其中仅钱镜堂捐赠的海派画作,就相当可观。尤其老海派代表画家如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等的代表作,上博皆有相当数量收藏。这些作品,如果深藏库房,是上海文化资源的重大损失;如果零散展出,也无法体现其在艺术史上的分量。建议上博借浦东分馆建造之机,在主馆腾出空间,开设海派绘画专馆。如果不便,则在浦东分馆开辟此专馆。这与中华艺术宫“海上生明月”形成交相辉映的效果,让世人对上海在中国近现代文明史上的作用会有更真切的体会。

  二、过去我国博物馆研究和陈列侧重器物,这并没有错。但如何通过器物让人们对中国古代的文明形态、生活方式有更清晰和生动的了解,则是一个新课题。譬如,文房用品,既是精湛的古代工艺和雅文化审美品味的结合体,也从某个角度呈现了古代文化的诞生环境。这方面,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值得借鉴,如在绘画陈列中,展示了中国宋画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步骤;在展示古代高丽人饮食起居上,也让观众印象深刻。近期,上博仅展出了部分藏砚,即引起轰动。希望上博能根据自己的藏品情况,梳理出文房器物以及茶、香、酒和服饰品等专题陈列。另外,通过器物、绘画、文献等综合方式呈现中国古人的生活状态,那必将更有助于人们理解祖国的文化,产生亲近感,也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

  三、博物馆除了展厅外,其他方面对公众来说都是神秘的封闭空间。如何发掘梳理库房藏品,为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检索服务和实物资料服务,更是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它有一个巨大的古代文献及版画库房,观众可经过申请,上手阅览这些经过细心保护的古卷。上博藏的大量残次瓷器和青铜器等,是否可以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提供给申请者上手查看学习?许多观众反映,无法仔细观看远隔在玻璃橱和昏暗灯光下的唐宋名画,我们是否可以提供逼真的复制品,以帮助观众理解原作。在展出观念上要尽可能多地为公众呈现文物的丰富多彩,以资较全面地了解、学习、研究、欣赏,而不能片面考虑布展形式的高大上。

  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平台,希望建成后,可以圆大家的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6版:热点解读/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11版: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互联网金融/金融城
   第B13版: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金融城
   第B15版: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个人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对上博浦东分馆的三个愿望
重返架上绘画是艺术大势所趋吗?
1张照片和 100万美元
广告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6对上博浦东分馆的三个愿望 2015-09-12 2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