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电子屏幕上输入手机号和目的地,附近的出租车会过来接你上车。首批“滴滴车站”日前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上线,附近用户可选择就近上车,快速定位,省时省力。据悉,上海将逐步在医院、社区、商业区等人流量密集地段推广近500座“滴滴车站”。这一模式将陆续推广到全国其他城市。
10月9日,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发放经营资格证书,滴滴快的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合法身份的网络预约专车公司。紧接着,市交通委与“滴滴”方面合作建立首批三座“滴滴车站”,探索和推广“专车车站”服务模式。
网络预约专车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手机打车软件是专车服务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大多数预约专车都要通过手机打车软件进行,乘客如果不通过手机打车软件,几乎就无法享受网络预约专车服务。这就苦了那些不会或不方便使用打车软件的老年人、患者。以往人们“招手停”打出租车的时候,老年人、患者已是弱者,如今专车强力冲击出租车,出租车服务市场竞争加剧,这对乘客原本是大利好,但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老年人,他们就成了更弱的弱者。以“滴滴车站”为代表的“专车车站”,可望为他们提供很大的方便,这是“专车车站”服务的最大亮点。当然,这一服务刚刚起步,似乎还不大好用。
“专车车站”服务的另一个亮点,是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更强化服务的责任担当。从本质上说,网络预约专车服务与传统出租车服务一样,都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组成部分,相较于公共汽车、地铁等基本公共交通服务样式,出租车、专车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相对高端的公共交通服务。公共汽车、地铁等基本公共交通服务一般是“赔本”经营,需要政府投入和补贴大量财政资金,保证基本公共交通的正常、良性运行。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政府可以减免企业的经营权使用金,对于网络预约专车,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专车车站”、约租车信息监管平台等基础设施,相当于政府也为出租车、专车企业投入或补贴了财政资金,以此保证经营者获得合理的利润,推动市场的均衡供应和有序竞争。
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专车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有人认为,“指导意见”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呵护有加,“暂行办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车服务的发展。从上海、北京迅速推出“专车车站”服务看,对专车服务的“限制”,或许没有人们担心的那样大。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专车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把“专车车站”服务做好做实,并拓展专车服务的范围,丰富专车服务的内容,推动专车与出租车及其他公交服务样式展开竞争,将进一步强化多种公交服务样式的竞争与合作,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格局,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和更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