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把春来报
陈茗屋
  陈茗屋

  不知道上海现在还有青年宫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有的,而且还是新上海书法篆刻的摇篮。

  日前,我邀两位篆刻青年张婷和季溢,陪我步行去寻找那青少年时代的乐土。找到了,江西中路200号,现在是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那就是上海市青年宫。当时,沈尹默先生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和青年宫闵刚主任一起,办起了新中国第一次书法篆刻班。

  教师阵容极为耀眼,胡问遂、任政、赵冷月、拱德邻等先生,俱为一流的书家。篆书班只有一班,由王壮弘先生执教。篆刻班也只有一班,方去疾老师一人执教。

  篆刻班每周一课,三月为期,最早是初级班。接着又办了中级班。共有半年之久。从一无所知到略识之无,方老师是我的正式的启蒙老师。那时,老师年轻,才四十上下。那有没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觉呢?说老实话,没有,一点也没有。虽然当时我只有十八岁,但家严比方老师大十多岁。所以我视方老师,好像叔叔的感觉,况且老师一无架子。

  做老师,是不容易的。有一个度,过了就俗。现在,我也到了可做老师的年岁。倘有人一脸谄笑——陈老师,我拜您为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永远忠于您……我会汗毛直竖大小失禁。太搞笑了,又不是旧社会的草台班子。那时为了一口饭,须找个依靠,遂流行这样的戏文。这种人身依附的陋习,早就应该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现在学学书法篆刻,丰富业余生活,美化社会环境,尊师交友不亦乐乎。为师者则永葆谦虚,教学相长,岂不懿欤。

  虽然去疾老师门下有三位印坛大国手,天衡哥、子建兄和一闻兄,但老师从不颐指气使,从不以大师自居。这是我最最佩服老师的地方。

  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在蒙难未获平反时,方老师不以我低贱而避之犹恐不及,仍然关怀照顾。一获解决,方老师便把我从十二中学借调到书画出版社做他的助手。我永远难忘这一段欲哭无泪的岁月和老师的关爱之情。

  方老师的篆刻高度是光辉灿烂的。中、晚年想变化,想攀上绝顶,奈健康所限,未能达到他理想的境界。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方老师虽然终身沉浸在古印研究,却一点也不迂腐。与时俱进,堪为表率。年轻时和吴朴堂、单孝天二位先生合作过《古巴谚语印谱》和《养猪印谱》。虽然其内容“没有养不好的猪,只有养不好猪的人”,今天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当时却真的站在时代的前沿。尤其在七十年代初,方老师组织创作以现代字、简体字入印的新印谱,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方老师身体力行,创作过不少简体字新篆刻。这里的“只把春来报”,只是众多创新作品之极为成功者。大家都知道,老师对秦诏版和齐白石的单刀法深有研究。从这方佳作来看,老师对汉简也下过非凡的功夫。而且撷其精华,偏师独出,令人炫目。隶书一般左轻右重,以飞扬的波画向右取势。这方印里,方老师反其道而用之,左重右轻,以左撇取势。与古为徒,不为所囿,别出新裁,得大自由。

  在老师的年轻时代,他创作过许多秦汉风白文和六朝朱文印,线条浑厚凝炼。当时,无人可以比肩。后来,方老师沉醉于单刀挥写,白文一般以单刀成之。朱文印,老师却未见有齐白石那样一面光洁一面斑驳的线条,大概他不喜欢。这方“只把春来报”,线条浑厚凝炼,和老师秦汉风白文的表现手法如同一辙,古意盎然且充满力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老师的工作单位是朵云轩收购处,在店堂后面的二楼。平时,我们学生也会去探访求教。方老师一向略带微笑,和蔼待人,却也未见大喜大乐之态。那时,上海出版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在那里当店员,有好几位女青年。偶尔会遇到她们和方老师交接工作。老师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和见到我们学生略显不同。老师也是性情中人,很可爱的,绝不作伪君子状。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十来年中,朵云轩的柜台里,只有几本旧印谱旧碑帖和少量的旧印章。有时在柜台上面放一个木盘,有一毛二毛钱的旧印章。我们篆刻班的学员,就在那里和其他古董店买便宜的旧印章磨而刻之。方老师见大家觅石艰辛,便向他的家乡温州青田组织早已歇业的石农,供应3×3×4厘米的青田石,二毛钱一方,在朵云轩售卖。质量极佳。后来二毛六、三毛四,一路进步。现在大概要卖十来元一方了,质量却大不如前。当时,方老师还请高式熊丈在其工作的工厂研制生产了刻刀面市。从此,朵云轩开始了新印材和刻刀的供应。这一划时代的现象,是方老师、式熊丈和青田石农不应被今人忘却的贡献。

  过几天,是方去疾老师九十五冥诞,谨以此文纪念老师。三月,春天来了。老师,天堂里的花木,也一定绽出新芽了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致敬普希金》演出前后
只把春来报
七律二首
一个私家侦探的魏玛手记
师徒行者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只把春来报 2017-03-11 2 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