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80后的驾驶员,在公交已经干了16个年头了。一般新驾驶员进公交都会有两个师傅,第一个是实习期的带教师傅,这种师傅大部分都是快退休的公交老职工,各方面业务都很熟练。我跟第一个师傅三年,连沪华线沿线所有的公共厕所都了如指掌,师傅说:“万一有人要问呢?你以为这是小事?有时候这可是要命的大事情!”
师傅人缘很好,连带着我也沾光。三年里靠师傅罩着,病了帮我找顶班,情绪不好了就开导我。三年期满,我转到过江线路,师傅反复叮嘱我:“开的是车,载的是人。当心再当心,用心再用心。”
我从小就喜欢开车,不然也不会在职校毕业以后放弃分配的岗位来到公交。三年公交,我一直是线路上最年轻的驾驶员,脑子活络有了;又被唠叨的师傅盯了三年,仔细认真也练出来了;于是心底的小骄傲开始萌芽了……
我换到了大桥四线做驾驶员,这是一条过江线路,途经杨浦大桥,道路情况相对复杂。没了师傅盯在后头,陌生的线路开起来就是不顺手,线路细则不熟悉,好几个路段超了规定车速,路口多的路段到底用多少速度经过才能少吃几个红灯,也得靠自己摸索了。正碰上当时有好几个一起进公交的兄弟都跳槽了,我也就有了想走的念头。
我就是在这时候遇到了后来十年的师傅——奚江华。她是一名女公交驾驶员,上海市劳动模范。公交驾驶员99.9%都是男人,女同志能适应这样的大工作量和日夜颠倒的工作时间的,真的很少,所以女驾驶员都是“超人”,更别提还是市劳模了。
奚师傅长得很是和蔼喜气,有点像杨柳青年画里的人物。师傅最厉害的是节油,节油靠的就是小动作,踩油门要缓加油,怎么个缓法靠得就是脚里的感觉,黏住油门慢慢地压下去,等动力上来的时候再稳住。这个东西一定要反复体会,而且每个路段都不一样,上桥的时候跟平路就不一样,同时还得保证速度。有一阵我特别钻研这种“脚感”,还特地买了一双平底布鞋,有一种武林高手脚蹬一双薄底快靴的意思。就这么找感觉,一练又是三年。三年里我跟师傅是节油对子,就是说我们两个的节油指标是取两个人的平均值,前一两年都是师傅节约下来的油耗贴给我,后来我也慢慢地掌握要领了。到第四年开始,我跟师傅搭档基本是打遍线路无敌手,在整个公司都是领先的。
就这样努力了差不多九年,2012年成了我跟师傅的大年。师傅的节能减排操作法得到了整个公交行业的认同,成立了奚江华节能减排工作室,而我则被浦东公交推荐参加全国公交节能大赛。我比的是12米自动挡,那个是最难的,因为车子最大最长,而且自动挡比手动挡还要难一点。最终,我得了全国第一。
去年,我们公司成立了服务迪士尼度假区的车队,我报名了。师傅很奇怪:你留在大桥四线做节油操作法工作室不好么?可是节油操作法针对的是燃油车,现在纯电动车才是公交发展的方向,我想去迪士尼车队就是因为那里全线路配置纯电车。新车型对驾驶员来说就意味着新挑战,等我研究透了,也许就能像师傅那样创一套纯电动车的节能操作法。这样不也算是接了师傅的班么?我喜欢开车,喜欢挑战,就想把所有公交车驾驶员能遇到的关卡打一遍通关。
师傅在公交24年,累积公里数一百多万公里,我在公交16年,累积公里数五十万公里。有人说公交驾驶员的公里数再长其实也只是绕圈子,可师傅说,就算是绕圈,我也得是绕得最圆最漂亮的那一个。
十日谈
师徒之间
博物馆里修文物,技艺的传授是匠心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