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可由多种病毒引发,其中最典型的是鼻病毒和冠状病毒。这些病毒会感染鼻腔、喉咙、主呼吸道和支气管,引起呼吸不畅和浑身不适。
通常情况下,不严重的普通感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服药治疗。为了帮助缓解症状,也可以用棉球蘸盐水涂抹宝宝的鼻孔,以减轻鼻塞;使用增湿器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会感觉舒适一些;将凡士林油涂于人中穴位,可以减轻病症;服用秋梨膏,可止咳润肺;多喝水、多休息、食物忌辛辣等。
■流感流感的全称为流行性感冒,它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多在深秋、冬季和早春爆发。有时候流感与普通感冒很像,难以区分。但在通常情况下,流感的发作更快,病势也更严重一些。
只要怀疑或确定孩子得了流感,就要及时就诊。由于导致流感的病毒种类很多,不同的流感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患病者,得流感后会使病情复杂化、严重化,有的需要住院治疗。再者就是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治疗会有危险。
照顾感冒宝宝误区多
■误区一: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误区二: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咳嗽其实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别有痰的咳或无痰的咳之间的差别外(前者应增加水份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另外也要考虑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止咳药物。此类药物有麻醉性与非麻醉性两类,因此必须向医师仔细咨询后,才能放心。
■误区三: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会由各种免疫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因此,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则只在当医师觉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几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妈妈们应相信,宝宝体内本应该就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感冒后谨防“两炎”
■急性喉炎孩子感冒后,最易发急性喉炎的是6个月至4周岁的孩子。因为该年龄段的孩子,喉部软骨尚未发育成熟,一旦感冒,咽喉充血、肿胀,造成咽喉通气不畅,呼吸困难。该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受凉刺激所致,起病急并在夜间多发。孩子一旦继发喉炎,父母一定要让其及时就医。在护理孩子时,应尽量使其情绪稳定,避免烦躁不安及哭闹,以防呼吸困难加剧。
■急性中耳炎6岁以下的小孩耳朵与鼻咽部由一根管道相通,统称咽鼓管。孩子的咽鼓管相对较短,呈水平位走向形成类似一条直线,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很容易由此进入中耳,造成中耳发炎。孩子感冒后继发急性中耳炎,多有发烧,症状较急,中耳道的炎性分泌物向外耳道渗出,呈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有异味。较小的孩子因不会诉说则表现为哭闹,或抓耳朵现象,这需要父母细心观察,以便及早治疗,否则可造成孩子鼓膜穿孔或拖延成慢性中耳炎,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利。 晴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