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镇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全镇经济作物以草莓为特色,每年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记者来到苏州河边的宏阳农场,5000亩的蔬菜地,有大棚,有露天,呈现出一派绿油油的景象。“我们每天往市区的各大超市送新鲜蔬菜,上海有50万人口每天吃我们的菜!”场长张陈文介绍道。
记者来到永胜瓜果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基地。苏州河水引入水渠,净化后滋养着这里200亩的大棚草莓。走进大棚,“草莓姑娘”周瑜笑脸如满垅挂果的草莓新品种“红颊”般红扑扑的,她是土生土长的苏河边人,父母种草莓已有20余年,大学毕业的周瑜在市区做了几年白领,还是回家种起了草莓。
“现在刚好是第一批草莓上市的季节,从12月到明年5月,白鹤草莓源源不断地送往上海市区。”周瑜说。据介绍,白鹤草莓种植面积大约占全市的1/3,但由于品种好、单位亩产量大,上海市民吃的草莓中,约有一半来自白鹤。
和当地百姓交谈,一口青浦话,市区人听得懂,与对岸花桥的百姓也能交谈甚欢。港口是一个包容东西、兼并南北的地方,现在的白鹤镇已转变为生态农业的大镇。扎根在这片沃土上种粮、种菜、种果子的农民,既有“草莓姑娘”周瑜这样的本地“农N代”,也有来自江苏以及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民。
苏州河相当长时间都是上海的母亲河,直到“黄浦夺淞”后,人们才更多地称黄浦江为上海的母亲河。但在白鹤镇,老百姓依然在感受着苏州河“母亲般的滋养”。白鹤以生态农业立镇,产出的是无公害的蔬菜、水果。苏州河日渐清澈,是生态农业极重要的灌溉水源。
农民从母亲河汲取了丰厚的收入回报。比如记者走访的草莓种植户俞企忠一家,2010年至2011年种植季,4.5亩草莓收入23万元,“尝到的甜头不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