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多年来,举目无亲、高位截瘫的王维龙吃喝拉撒有人管,就连家中老鼠也有人帮着捉。这些多亏了残疾邻居邬孝永——~~~
多年来,举目无亲、高位截瘫的王维龙吃喝拉撒有人管,就连家中老鼠也有人帮着捉。这些多亏了残疾邻居邬孝永——~~~
多年来,举目无亲、高位截瘫的王维龙吃喝拉撒有人管,就连家中老鼠也有人帮着捉。这些多亏了残疾邻居邬孝永——~~~
多年来,举目无亲、高位截瘫的王维龙吃喝拉撒有人管,就连家中老鼠也有人帮着捉。这些多亏了残疾邻居邬孝永——~~~
多年来,举目无亲、高位截瘫的王维龙吃喝拉撒有人管,就连家中老鼠也有人帮着捉。这些多亏了残疾邻居邬孝永——~~~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年来,举目无亲、高位截瘫的王维龙吃喝拉撒有人管,就连家中老鼠也有人帮着捉。这些多亏了残疾邻居邬孝永——
善良的人,让这个城市暖意融融
鲁哲
■只要王维龙有需要,邬孝永总是乐呵呵地出手相帮    本报记者 陈意俊 摄
  邬孝永家电话要是传出那声熟悉的“老邬在吗”,邬孝永就知道王维龙有“紧急情况”了,无需多问,马上一瘸一拐地赶着去了。邬孝永住密云路199弄7号,王维龙住8号,两家是邻居。近日记者去采访时,王维龙说,邬师傅比亲人还亲。

  只有头和拇指能动 

  王维龙今年38岁。13岁那年,突然有一天,他毫无征兆地瘫痪了,“一夜之间,胸以下不听使唤了。”王维龙得的是罕见的蔓状血管畸形,从此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邬孝永今年61岁,欧阳街道肢协主席。他2岁时,一场高烧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此右手、右脚残疾。 

  1997年王维龙搬进8号一楼、1998年邬孝永一家搬进7号一楼。渐渐地两人相识了。 

  当时,王维龙一个人住,他父母住不远处的邮电新村,母亲常来照顾,邬孝永则“稍微搭把手”。王维龙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后来他父亲病倒了,母亲要照顾两头,忙不过来。邬孝永的“工作量”渐渐增加。2007年、2009年,王维龙父母相继去世。 

  母亲去世那一阵子,王维龙想跟着母亲去了算了。因为在上海,他举目无亲,而自己除了头和两个大拇指能动外,身上没一个地方能动,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脏活累活都不推脱 

  政府部门为王维龙提供了居家养护服务。护理员每周2次上门,每次为他服务2小时。这4小时以外的时间则属于邬孝永。 

  最脏的活,邬孝永做了。王维龙大便靠吃泻药,服药后,把报纸铺在床上。很多时候他自己弄得一塌糊涂,要靠邬孝永帮忙擦洗。王维龙便秘。有时吃泻药都拉不出来,邬孝永帮他把大便抠出来。邬孝永说,第一次做这事时,回家呕了老半天———“以前从没做过啊。” 

  最琐碎的活,邬孝永也做了。王维龙身上插着导尿管,每天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邬孝永天天来帮忙换生理盐水。王维龙没法洗澡,邬孝永就隔三岔五帮他擦身。 

  王维龙把家里钥匙交给了邬孝永。邬孝永有空就进来看看。洗衣机里衣服洗好了,帮忙晾起来;出门时,看见垃圾桶里有垃圾,帮忙带出去。 

  输液器、引流袋用光了,邬孝永帮忙去医疗器械批发公司买。 

  王维龙在邬孝永家搭了一年多的伙。直到去年4月,邬孝永妻子生病开刀,实在忙不过来,才停止。现在,即使不搭伙了,邬孝永烧了菜,总不忘给王维龙打个电话问一声:“小菜要吗?”王维龙要,邬孝永就送过来。王维龙最喜欢邬师傅烧的咸肉菜饭和炒年糕了。 

  “热线电话”有求必应 

  王维龙很自立:能不开口叫人帮忙,就不开口。他穿的上衣全是超大号的套头衫,这样自己就能穿衣服脱衣服了。他能靠着两个胳膊的力量,像鱼一样从轮椅上滑到床上,或者从床上滑到轮椅上。他会叫外卖,会用洗衣机、电饭煲。 

  但有些事情他实在没办法处理,只好向老邬求救。去年上半年的一个晚上,王维龙的导尿管滑脱了,尿胀得难受。没有办法,他打邬孝永家的电话。老邬放下电话,马上赶来,送他到曲阳医院。当时正下着大雨。不巧曲阳医院医生不在,老邬只好再送他到建工医院。前前后后忙了好几个小时,王维龙终于转危为安。 

  王维龙身体不好,送医院是常事。邬孝永都不记得送过多少趟了。 

  不久前的一个大清早,王维龙打电话来了:家里有老鼠,窸窸窣窣闹了一夜。王维龙熬了一夜,好不容易等到天蒙蒙亮,就给邬孝永打电话。老邬脸也不洗,牙也不刷,一瘸一拐赶去捉老鼠了。把老鼠赶跑后,邬孝永帮王维龙大扫除了一回。 

  邬孝永自己有残疾,妻子是个终日与轮椅为伴的残疾人。但邬孝永说,相比之下,王维龙的境况太苦太难了,“我能帮他多少就帮多少。”      

  本报记者  鲁哲 

  【记者手记】 

  邬孝永不擅言辞,断断续续说着他和王维龙的故事,但总是话没说完,自己立马否定:“都是小事,不值得写。” 

  采访那天,很冷。寒风吹在脸上,生疼。但采访回来后,闭上眼睛,我眼前就是邬孝永为王维龙打着伞,一瘸一拐陪他去医院的那一幕。善良的人让这个城市有温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特稿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苏州河上行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 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善良的人,让这个城市暖意融融
沪港合作“阳光心园”“五常法”在闸北区推广
应届残疾人大学生 求职培训近日举行
3人5年募得善款近1亿 1年万元接待费1分未动
本市肢残人企业家向“伤友”送上节礼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31善良的人,让这个城市暖意融融 2012-01-17 2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