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证实了胡雪林的判断
有一段时间,也总共只有20多天时间,镇江发生了60多起小轿车和摩托车车内物品被盗案件。在如此短暂时间发生这么多作案手段类型相似的案件,极为罕见。
丹阳界牌镇一老板轿车后备箱内,一只存放了17万元现金的包不翼而飞了;在丹阳市区,一位女老板停车临时办事,不到一小时,回来发现副驾驶位上装了7万元现金的拎包,连同后座上三台笔记本电脑,全都被偷了。前右侧车窗玻璃被砸碎了。但周围人都说,没有听到有人砸玻璃的声音;还有瓜洲一家工厂的出纳,骑摩托到不远的农业银行取了18000块钱,装在一只纸袋里。纸袋锁在摩托车后备箱里。她把摩托停在厂门边,进厂里叫人来取工资款,进去不到一刻钟时间,厂里人跟她到厂门口取款时,后备箱锁已被撬开,钱袋没了……警方接连接到报警,却苦苦寻找不到贼影。
市局把有关案情通报给胡雪林,让他重点侦查一下类似的车辆物品被盗的作案线索。那时胡雪林还没有配车,除了靠两只脚板溜马路,就是骑着自行车到处兜。这天,他和一位徒弟在大润发商场修自行车的摊头边,给自行车打气。发现两个哑巴打着手势,向摊主买了两根自行车轮上用的钢丝。胡雪林问徒弟:“你看他们买钢丝干什么?”徒弟答:“用来装在自行车上吧?”胡雪林摇摇头:“不大可能吧?要知道自己动手往自行车轮毂里装钢丝很麻烦,要把轮子卸下来,还得拆轮胎,弄得两手油污。一般人不会为了省几个钱干这个。”
“那是用来干什么呢?”
“我看他们是用来做成钩子,用于从车窗玻璃缝隙插进去偷东西,还有用来开车锁。”(那时买私家轿车的人刚刚多起来,汽车品种比较单一,街上跑的基本都是普桑。那辰光开普桑在人们眼中,不亚于今天开宝马跑车,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那时普桑门锁的构造简单,稍有点技术就可以打开)。徒弟听了胡雪林的判断,有点将信将疑。
“跟上他们!”
胡雪林和徒弟骑自行车远远地跟在这两个买钢丝的哑巴后边。到了京几路,哑巴拐进了小巷里一间出租屋。一了解,这间出租屋里居然住了8个哑巴,他们群居在一起干什么?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胡雪林的判断:这是一个专事偷窃的团伙。每天,这8个人中,有5个人出去作案,有3人在家留守,负责买菜烧饭等后勤保障工作。
连续跟踪了几天,终于发现其中两人对停在移动公司一家门店不远处的一辆越野车下手了。他们用衣服包裹着石头,使劲向车窗砸去。这样,听不到玻璃的碎裂声,车窗就被砸开了。两人从车内取出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只名牌手机。刚刚把东西从车内取出,两人的手腕就被“老虎钳”似的大手“钳”住。随之锃亮的手铐把两人铐到了一起。将这两人关进派出所后,胡雪林和几个便衣警察就到哑巴偷窃团伙居住的出租屋边守候。待到外出“猎食”者陆续归巢,他们冲进去,将他们全部擒获。审讯结果表明,60多起车内偷窃案皆是这伙哑偷所为。他们或用钢丝开锁,或用包上衣服的石头砸窗。年龄皆20余岁,来自山西、四川、苏北多个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汇集到一起。
在上世纪90年代,如果你有一万元的积蓄,其价值大概不亚于今天的50万吧?那个年代,“万元户”曾是一个拥有超常财富的标志性称号。因此,当赵女士发现包内一万元突然被偷时,对她的精神打击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她的神经几乎就要彻底崩溃了。
要知道,这一万元对她来说来得是多么不容易。是她靠开一家小杂货店,每天赚点小钱,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是她数年辛劳的血汗钱。最重要的是儿子新婚在即,老公单位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新房,这钱从银行取出来,准备用于装修新房,给儿子结婚用。这钱一下子没了,到哪里再去筹钱为儿子装修新房?40多岁的赵女士连日愁眉紧锁、不思茶饭、整夜困不着觉……
那天她带着存款折,到大市口的工商银行把钱取出来,放在背包里。那时人民币的面值最大的只有10元,一万元人民币一扎一扎的有厚厚一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