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曾是植树人
李宝莲
  李宝莲

  别的什么节,我一般不敏感,但对植树节却记得牢牢的。因为我曾是植树人。

  上大学学的专业是林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政府工作,职责就是植树造林。刚参加工作时还不到二十岁,我怀着干一番事业的满腔热情,不怕吃苦,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乡的每条道路每条沟渠,对树木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情况与我想象的差距很大,我发现路边稀落落地长着歪脖子榆树、空了腔的柳树、疙疙瘩瘩的刺槐。当下流行的挺拔的速生杨,昂扬的泡桐树却不见影子。难道这里的土壤不适合栽树?就这个问题,我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大叔。大叔摇摇头,说:这原因嘛,多着呢。一是土地偏碱性,选不好树种不好成活;二是路边沟渠是集体的,个人不许栽树;三是集体栽树,没具体管理人员,导致存活低。

  原来啊,这个乡多年没有林业技术人员,对栽树还停留在“自然播种”阶段,春天榆钱、柳絮随风飘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对适合栽什么树、怎么管理却少有人关心。但是,听了那位大叔的话,我却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经过一个冬天的了解和思考,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交给领导一份农田林网营造实施方案,并画出了详细的分布图。领导不相信地盯着我:多年植树不见树的局面,你能改变?没敢向领导立军令状,我想无声地验证我的想法。

  我提出两个办法解决技术和政策问题。针对偏碱性土壤,我推荐栽植刺槐和速生杨。当时,刺槐新品种“石林刺槐”刚被推广,树干挺拔、光滑,材质细密,生长速度快,作为入选品种。用“卖树坑”的办法解决政策问题。作为集体财产的路边沟边,划定树坑,一个十元钱由农户交给村集体,农户就具备了使用权,树的管理和收益归农户。农户植树积极性非常高涨,爱树如子,精心呵护,不几年就形成浓密的林网。看着一排排仪仗队似的树木,我心里暖暖的。

  眼下,时间过去二十多年,尝到植树甜头的农民乐此不疲。每当看到那如画的网格状林网,我都会想起那段做植树人的经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枧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19版:人才/留学培训
   第B20版:人才/专版
学生营养餐安全让人捏把汗
河南奶奶
我曾是植树人
南京小巷
今宵灯谜
“淹死“在水里的鱼
雨中观伞
电影不只是用来娱乐的
智慧快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我曾是植树人 2012-04-22 2 2012年04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