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微调查
观众担心感染眼病
晚上,记者来到淮海中路国泰电影院,这里正在上映3D数码版《泰坦尼克号》。观众需付100元押金,换取一副3D眼镜,看完电影后再交还眼镜取回押金。
电影放了一场接一场,上百副3D眼镜一下子难以及时消毒。观众陈小姐发现发给自己的3D眼镜镜片特别脏,上面全是指纹。她找工作人员要求更换,接连换了好几副,才拿到一副相对干净的眼镜。不仅是她自己,一同观影的不少观众都发现同样的情况。“3D眼镜消毒不够,容易感染眼病,这电影看得提心吊胆!”有人抱怨。
不止3D版《泰坦尼克号》,之前的3D版《地心历险记》、3D版《功夫熊猫》,也有很多观众向本报投诉类似问题。读者李先生称,今年3月,他和家人在港汇广场永华电影城观看3D版《地心历险记》,发到手里的眼镜也非常脏。“太太很爱干净,那一场电影,她硬是不戴3D眼镜,裸眼看完了!”
来不及场场都清洗
对于3D眼镜,尽管影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有专业人员对眼镜清洗、消毒,但由于时间紧、观众多,根本无法做到每场清洗。“像3D版《泰坦尼克号》这种热门影片,基本上都是满座,每场放映间隔仅15分钟,怎么做到每场清洗?”影院也有苦衷。
据悉,使用专门清洗仪器自动消毒,或由工作人员用消毒液手工擦拭,是目前沪上各影院为眼镜消毒的两种主要方式,至于3D眼镜究竟能清洁到何种程度,是否“达标”,尚无“官方”标准。这也给3D眼镜的消毒问题带来监管空白。
未消毒易交叉感染
眼科医生表示,3D眼镜重复使用,会将观众汗液和皮肤分泌的一些物质附着在镜架上,若未消毒反复使用,会造成交叉感染。而仅用眼镜布、湿巾擦拭,只是将眼镜表面的污渍去除,起不到消毒作用。酒精消毒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却不彻底。
医生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观众碰过3D眼镜后不要随便揉眼睛,看完电影后马上去洗手。
有读者建议,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3D眼镜的数量,用来缩短每副眼镜的使用周期。并且,如果遇到患有眼疾的观众,影院工作人员应友情提示注意卫生,或在散场回收时作特殊处理。
本报记者 屠仕超 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