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品牌透视
     
本版列表新闻
民间组织在网点和十城市商家抽样检测~~~
民间组织在网点和十城市商家抽样检测~~~
民间组织在网点和十城市商家抽样检测~~~
     
2012年04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组织在网点和十城市商家抽样检测
四分之一美白化妆品汞超标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图CFP
  本报记者  屠仕超  许明

  477种被抽样检测的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种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这是近日10家民间环保组织对国内10座城市和一些网店销售的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检测得出的结果。触目惊心的数据警示着广大女性,化妆品在帮助她们变得“美丽”的同时,她们的身体却可能悄然地受着重金属的侵害。

  2012年3月至4月期间,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东莞市绿色珠江环保促进中心、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等10家民间环保组织从网上商店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商场、超市、精品店、批发市场等地随机购买了美白祛斑类化妆品477种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477种被检测的产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标。

  护肤品汞含量超标17万倍

  王女士长得很漂亮,就是皮肤有点黑。一个多月前,王女士双腿浮肿,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她来到医院检查,被发现有肾脏损害症状,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使医生纳闷的是,多方检查,均找不到发病的原因;而且,采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于是,医院联系专业机构,经检测,王女士尿液中汞含量极高,初步诊断为汞中毒。专家和家人都觉得很纳闷,于是问王女士最近的生活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譬如,换什么化妆品?王女士这才想起,不久前,她网购了一套化妆品。难道是化妆品出了问题?

  于是,家人将王女士用的全套化妆品送到检验所进行汞含量检测。样品共有7样,包括美丽晚霜、保湿面膜、按摩膏、甜蜜原液等。检测发现,只有一款营养水汞含量在正常范围内,其他几款汞含量均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其中一款晚霜中的汞含量超标竟达17万倍。

  据了解,汞有增白的功效。目前,我国对化妆品中汞的限量标准为1.0mg/Kg。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使用汞超标严重的化妆品,除了对皮肤产生直接危害外,汞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损害人体神经系统、肾脏、造血系统、肝脏以及生殖系统,过量的汞还可能造成不孕不育。

  美容院推荐化妆品险致命

  本想使自己的皮肤更加美白,哪料买回的美容用品汞含量超标,导致慢性汞中毒,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日前,张女士在美容消费时,遇到这么一个惨痛遭遇。

  张女士经常在一家美容院消费。当她去这家美容院时,美容师杨某向其极力推荐一款祛斑美白产品。她最终以1800元的价格购买了“凯尚玉容散美白深层溶色霜”及“美白精华”各一瓶。

  使用这些美白产品约两个月后,张女士开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全身浮肿、四肢乏力。于是,张女士到医院就诊,但并未查出真正的病因。之后,张女士又先后到另外几所医院就诊。最终,张女士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及慢性汞中毒”。

  思来想去,张女士怀疑她购买的化妆品汞含量超标。出院后,张女士便带上自己经常使用的那瓶“凯尚玉容散美白深层溶色霜”,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汞指标检验。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出具了检验报告,判定张女士送检的那瓶化妆品汞含量严重超标,为不合格产品。目前,张女士正与销售汞含量严重超标的化妆品商家协商经济赔偿问题。

  网店化妆品重金属频超标

  今年4月15日,一封督促淘宝网下架重金属超标化妆品的公开信,递至淘宝网掌门人马云手中。

  信件来自国内10家环保组织,建议马云提升淘宝网的企业社会责任,主动监管其网店上所销售的美白、祛斑产品的质量。此前,这10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化妆品市场中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有23%的产品汞含量超标,最高的超出国家标准4万多倍。另有近10%的产品砷或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我们从淘宝网购买了10个美白、祛斑化妆品,其中含汞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有7个”,参与调查的民间环保组织人士表示。根据《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显示,其中,一款从淘宝网上购得的产品汞含量达7000PPm以上,同时在砷含量方面超标。

  鉴于网店日渐成为人们购买的主渠道,国内10家环保组织建议,淘宝网立即加强对网店的质量控制,要求所有销售化妆品的网店都出具质量合格的检测报告;必要时,可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网店进行更严肃的处罚。环保组织同时提醒淘宝网上的相关化妆品网店,加强所售产品的质量把关,避免销售汞、砷、铅超标的各类化妆品。

  化妆品监管制度亟待完善

  市消保委表示,从化妆品投诉的情况来看,化妆品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一些厂家、销售商及美容院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随意承诺美容功效,消费者“搞不清”,“弄不懂”,形成伤害;一些生产厂家唯利是图,生产中缺少责任意识,导致不能传递准确的产品安全和适用性信息;化妆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对所售产品的品种、质量、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在销售时不能准确告知消费者,在提供服务时也不能根据消费者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服务;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了解不足,对于隐性问题无法得知,同时又不能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使得不适用于自己的化妆品对其造成伤害。

  目前,化妆品行业检测标准缺失,化妆品监管制度存在缺陷。我国对化妆品的审批实行的是送检制,执法则是抽检制,这样很容易出现“偷梁换柱”的情况,成为质检的“漏网之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7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8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9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0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1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2版:财经/年报专题
   第B13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4版:品牌透视
   第B15版:拍卖指南
   第B16版:拍卖指南
   第B1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8版:国家艺术杂志/人物专题
   第B19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20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21版:夜光杯
   第B22版:夜光杯
   第B23版:阅读
   第B24版:连载
四分之一美白化妆品汞超标
“美白”不是简单“增白”
【相关链接】
新民晚报品牌透视B14四分之一美白化妆品汞超标 2012-04-28 2 2012年04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