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需要成本,还需要精力,梅伯伯,我看你这事请街道综治办和户籍警共同出面与你楼上房东、房客沟通面谈一下,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谢谢侬,王检察官,我也不是硬要他赔偿,只要帮我把东西修好就行了。”
本周二晚上,闸北区彭浦新村三泉路821弄46号的“法律咨询夜门诊”室,70岁的梅伯伯因为楼上租户漏水造成家里电器损坏而烦恼不堪,在“夜门诊医生”、上海市闸北区检察院检察官王友春一番“搭脉”、“诊治”后,情绪平稳不少,怀揣王检察官所开“方子”,心里更有了底。
原来,每个月15日的晚上,检察官王友春都有一项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到居住地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的三泉居委会“法律咨询夜门诊”当志愿者。至今,这个“夜门诊”已经开办了12年,而王友春为社区的街坊邻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进行普法宣传也坚持了12年。前不久,王友春被授予“2011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荣誉称号,成为全市政法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检察官。5月15日,记者来到王友春坐堂的“夜门诊”探访。
三人变一人
贵在坚持难
这个“夜门诊”始于2000年,是由闸北区司法局和彭浦新村街道牵头组织的。当时一起坐堂的“医生”还有来自其他部门的志愿者,最初一共有3位,其间陆陆续续还有增减,但坚持到现在还在岗位上的就只有王友春一人。
“真心说一句,这个事太磨、太烦了。”一位也参与过法律咨询的志愿者说出了心里话。幸好,如今王友春的“夜门诊”不会再是孤军作战了。上周,在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的关心下,来自民事检察、刑事检察等条线的4位年轻检察官与三泉路821弄居委签约,成为这个“法律咨询夜门诊”的“实习医生”。
三泉路821弄居委书记徐清宁告诉记者,“法律夜门诊”深受居民欢迎,现在周边小区的一些居民也都慕名而来。这12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王友春都坚持义务为小区居民开展相关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参与民事调解。由于王友春态度亲和,工作细致,总是能切切实实从居民角度出发,细心解答问题、解决困难,不少居民“怒发冲冠而来,握手言和离去”。虽然“法律咨询夜门诊”挂牌时间写的是晚上7:00到8:00,但每次王友春都是早早到岗,下午5时30分一下班就往社区赶。有时候因单位加班或路上堵车,连饭也来不及吃。居委干部心疼他,就为他煮上一碗清汤面。遇上咨询的人多了,王友春延迟“夜门诊”时间也是家常便饭。
放假不休息
帮人解疑难
王友春也在“夜门诊”中与居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05年他去农场检察院工作一年,许多居民对他非常挂念。他也放不下“夜门诊”的工作,每次放假回来,就算只有两三天,他也会放弃休息时间去“夜门诊”看看,与大家交流沟通。
记者问王友春,还记不记得接待了多少群众解决了多少案子,王友春连连摆手,说“不是‘解决’,只是给群众指个方向,我能耐不大,只能‘开个方子’,告诉他们有哪些渠道,少走些弯路。不过毕竟我是检察官,是个法律人,这个‘一技之长’应该有点用。”他记不得多少人多少案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只记得东家老人的事情后来怎么办的,西家小孩的问题最后怎么解决的。
找出硬规定
养鸽人低头
社区居民小朱是一名颇有个性的年轻人,在自家阳台上搭了鸽棚养鸽子作宠物。由于鸽棚搭设不当,经常因鸽子粪便堵塞下水道溢水,臭气冲天,引得邻居纷纷抱怨。小朱楼下的人家,更是深受其害,衣服、被子晾晒时好几次遭到污染,好好的衣服就报废了。周边的邻居跟小朱交涉,小朱依然我行我素,无奈之下,邻居向 “法律夜门诊”求助。
王友春赶到现场去看,竟然吃了个闭门羹。那是个大冬天,天气非常冷,王友春仰头盯着5楼的鸽棚,足足打量了半小时,确认是这鸽棚搭设才导致了下水道的堵塞。“必须拿掉鸽棚,否则是治标不治本。”王友春好几次去找小朱,但是小朱态度非常嚣张,直嚷嚷在自己家爱干啥干啥,今儿搭鸽棚,明儿搭鹰窝!“肯定可以找到法律依据,让小朱拿掉鸽棚!”王友春告诉自己,这件事必须讲得出一个硬道理才能说服小朱。
回家后,王友春从法律书籍中开始寻找,民事法律确有规定邻里关系,但是这些规定还不够。这个已经从检将近30年的检察官像小学生一样仔细阅读,向人请教。终于,他找到了,原来,要搭建鸽棚,必须要有“上海信鸽协会”的会员证书,还需向有关部门申请得到同意。有了这个依据后,王友春笃定了。
果然,小朱听到检察官有理有力的说法后,开始心虚,原先的嚣张不见了,愿意承担责任,作出赔偿。王友春看到这个青年知错了,愿意承担责任,打心眼地觉得开心。考虑到小朱工作无着落,经济不宽裕,王友春又开始操心。他找来了小朱楼下的那家人,希望他们能给小朱一个机会,让他分期赔偿。后来,双方达成协议,由小朱分几次赔偿楼下人家近千元。
一番情和理
家庭重和睦
小区里有一户人家,丈夫姓胡,是个盲人,丧失劳动力,妻子姓张,两人生有一女儿,尚未成年,有轻度智障。这一家人生活困顿,一直吵吵闹闹,好几次差点离婚,还为女儿的生活费问题吵到街道、居委会,经居委会多次调解,还上了柏万青的“老娘舅”节目,达成了双方分担抚养女儿生活费协议,但是后来还是反复吵闹。夫妻俩找到了“法律夜门诊”。
王友春在检察院里做过6年控申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磨砺出一套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他先去做张女士的工作,一开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根本,那就是胡先生没有劳动力失去经济来源的问题。他晓之于理,告诉张女士如果离婚了,她作为有经济来源的一方不仅在抚养女儿上要多承担一点,在财产分割上也要对胡先生有适当帮助。他又动之以情,讲到张女士当年嫁给胡先生时肯定知道有日后种种困难但是仍然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说明她有夫妻双方互相扶持生活下去的决心。
一席话说到张女士的心坎上,她想起当年的事,又想想今后的路,决心好好过日子。
王友春又找到胡先生,他告诉他张女士一个人承担养家的重任,作为丈夫则应该在生活中多体贴,多谦让,而不是去计较、去挑剔。这一番话让胡先生又羞又愧,是啊,老婆不容易啊,自己不应该啊。经过几次谈心之后,王友春找到了他们的女儿,跟她说了父母的艰辛,化解了她的心结。近几年,这个家庭未再发生吵闹现象,生活安宁了。
八成涉房产
归类惠后人
12年“法律咨询夜门诊”坐堂下来,王友春发现,有差不多八成的法律咨询与房产有关。他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兴泉小区的居民大部分是从铁路上海站附近区域动迁过来的,由这个历史原因而产生家庭矛盾的不在少数。其次,小区内老年人正处于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因担忧身后事而引发不动产归属纠纷。另外,这个时期子女处于谈婚论嫁期,房子已经成为婚姻不可或缺的“香饽饽”,都想分上一杯羹。
除了房产之外,婚姻、邻里、财产纠纷也都是法律咨询的热点。“我虽然在检察系统工作的24年里换过6个部门,但也不能说对于每个方面的法律、政策都熟悉,所以在接手调解案件后,总是会先去查询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好好‘补课’。”为此,王友春还爱上了剪报,把不同类型的案件分门别类地收集在一起,装订成册。“碰到相似的事情,我调解起来就有例可循,我带教的这几个年轻检察官也能多汲取经验。”王友春开心地说。
如今58岁的王友春再过2年就要退休了。对于退休之后是否继续上岗,王友春回答得干脆:“我承诺过的,坚定,坚持,坚守,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