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社会与法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些“王医生”,多点“夜门诊”
季颖
  ◆季颖

  检察官王友春12年风雨无阻每月一次坐堂社区法律咨询“夜门诊”,他的坚持与坚守,可敬可贵。社区居民对他的欢迎,也反映出老百姓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对依法化解纠纷的期待。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面临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遇到问题的市民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往往第一反应是求告无门。所以,王友春说得很实在:“我不是‘解决’问题,只是给群众指个方向。我‘开个方子’,告诉他们有哪些渠道,少走些弯路。”有了这个方向,老百姓就有了盼头,看得见解决的亮光,简单的矛盾也就可能避免积压、激化。

  上海的司法救济渠道建设,应该说较为完备,各级政府、街道和公检法部门都设有信访室、调解室,法律援助中心也能为打不起官司的人提供免费咨询、诉讼代理。但这些机构,都要市民自己找上门去。实际上在基层在社区,很多纠纷发生后老百姓不一定知道该找谁求助,或者因害怕进“衙门”而错过化解时机。这时候,下沉到社区的“夜门诊”,不但能打消人们的顾虑,还能用更直接更“草根”的方式找出解决路径,成为“官方渠道”有益的补充。

  另外,在民间维权中,一些人通过自学法律书籍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识,然而,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是门专业而精深的学问,“自学成才”的“土郎中”容易钻牛角尖、开“偏方”,这时候,更需要王友春这样熟谙法律、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生”,下到基层,出手点拨。

  正在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俞正声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创新转型、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王医生”、更多的“夜门诊”,给社区居民传播法律知识、教授法律手段。良好的法治意识也就能藉此潜移默化地植入百姓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职场方圆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博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12年坐堂社区法律咨询“夜门诊”
多些“王医生”,多点“夜门诊”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A17多些“王医生”,多点“夜门诊” 2012-05-19 2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