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梅图》里 父女情深
◆观复
■乔木《绿梅图》
  ◆观复

  今年是海派花鸟画名家乔木先生逝世十周年。不久前,他的女公子乔苏苏跟我说起正在筹备纪念父亲的活动,回忆起父亲种种往事,言中不胜唏嘘。苏苏真是位孝女,这些年来一直把许多精力花在侍奉双亲上面。如此尽心的子女,现在怕不多见了。

  其实,苏苏的艺术天赋还是蛮高的,父亲在世时,在女儿身上也没少下过功夫。她至今还收藏着父亲画赠的《绿梅图》,不肯轻易示人。因为它是父女情深的见证,也是她攀登艺术高峰的参照。 

  苏苏回忆小时候她就爱看爸爸画画,为爸爸铺纸研墨,有时还出小主意,这里画一朵半开的花,那里画一只飞翔的鸟。爸爸则教她和妹妹如何圈梅,如何用两个蛋形来画鸟。每当画成一张新画,就会拉着女儿细细品味,让她做第一个观众。亲切融洽的家庭和无拘无束的艺术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苏苏,使她逐渐喜爱上了美妙的中国画,并以此作为自己终身的艺术追求。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苏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成了务农的知青。但她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爱好。每次探亲回到上海,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忘不了重温艺术梦,提笔“涂鸦”,请父亲指点。而父亲便会从意境、墨韵、笔墨处理、构图,以及不足之处作细致分析,边说边修改。“爸爸的话不多,但往往一下子击中要害,令我得益匪浅。”苏苏说。 

  苏苏平时最喜欢文静、淡雅的绿梅,一直想让父亲画一张,既舒解“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亲之苦,又可作为临摹的范本。1976年又一次探亲回家时,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乔先生很快为女儿画了《绿梅图》,大小枝左右穿插,墨色前深后淡,花朵聚散分布合理,使花后有枝,枝后有花,整个画面十分丰富。她告诉我:“爸爸边聊天边画,画好后问我喜欢吗?我那叫开心啊,忙说喜欢,太喜欢了。爸爸见我这么开心,提笔写下‘苏儿索梅,聊赠一枝’。这是父亲画给我的第一张画,我一直带在身边,挂在宿舍的床头,直到回上海。” 

  苏苏没有辜负父亲期望。她回到上海后,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接受了全面系统的艺术教育。加上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现在已经成了具有相当实力的女画家。她热爱生活,细致观察生活,敏锐地捕捉其中美的意蕴,在作品中展现优雅静谧的画风。 

  苏苏外貌柔美,内心坚定。为人真诚实在,不事张扬。在艺术上,她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始终坚守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她说:“爸爸在世时,常要我们在写生基础上把握自然万物特征,再进行提炼,重新结构,升华为具有形式美的艺术形象。这是爸爸的创作理念,也是我的创作理念。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十年,这些话一直萦绕在我耳畔。我想,唯有把这个理念继续弘扬下去,才是纪念他老人家的最好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 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职场方圆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博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绿梅图》里 父女情深
一睹清代原版墨模了解墨锭制作技艺
收藏艺术节 藏家来赛宝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12《绿梅图》里 父女情深 2012-05-19 2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