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参加展会,请来模特表演,烘托气氛,吸引眼球,本也无可厚非。但近时以来,展会上模特“暴露”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展会将女模特的“裸露”当作卖点,比基尼、人体彩绘、半裸装轮番上阵,尺度之大让人吓一跳;一些厂商不管这种“暴露”的展示方式是否与产品有关,只要能够吸引眼球。而一些所谓的“女星”,渴望一“脱”成名,财源滚滚,少有廉耻之心。
靠女模特“暴露”是营销新招?其实,这只是商家“一厢情愿”。数月前,国内的一次厨卫展上,“裸模洗澡”带来了高围观率,却并未给品牌带来高关注度。相关调查显示,近八成消费者知道这名裸模是谁,但并不知道她代言的是哪个品牌。用裸模可以制造话题,但话题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在一次次展会上,当衣着暴露与“大尺度演示”成为制造焦点的固有手段后,折射出来的是部分品牌急于求成的浮躁,缺乏竞争力的焦虑。
形形色色的展会也是一个个公共平台,不但展示产品和企业,也应在展览过程中体现精神文明,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建设。倘若在这样的公共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模特愿意出格表演,越来越多的人冲着这样的“表演”去观展,网上网下大家围绕展会热议的也是“暴露”的话题,那么对于社会风气是一种损害,特别会对青少年造成视听和审美的“污染”。
总有一些商家喜欢把哗众取宠玩过头,也总有一些表演者渴望一“露”名噪,所以监督和监管不可缺位。此次数码互动娱乐展主办方的监管就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事先对表演者的衣着和表演内容有明文规定;向参加展会的指定经纪公司收取了足额押金;相关人员每天巡查,同时关注微博信息;发现违规现象,轻则扣分,重则依照规则和约定扣押金,并要求整改。正确引导和严格监管并举,促使厂商把“着力点”放在展示产品本身上面,相互之间比拼硬实力;也引导观众去关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了解品牌,进而领略商品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如此,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展会生态,让展会成为展示文明的窗口。
解放日报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