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上海书展让上海市民享受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媒体功不可没。
与书展开幕同一天,上海还举行了一个科技盛会——上海科技创新大会。说是盛会,因为距上一次大会已有六年之久。大会报道有消息、有评论,各家媒体的报道也都是恪守职责,各尽其能了。
然而,先有书展的大声浪,后有车展的小声浪,“赛先生”的声音被淹没了许多。
六年一度的上海科技创新大会,推出一组新举措新策略新政策:多年来,国家设有科技重大专项,意在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结合,提高我国重点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这次,上海开创性地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其意义可想而知。千呼万唤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随上海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而登台亮相。全上海应用技术的创新力量将形成合力。
遗憾的是,亮点频闪只在会上,媒体解读讨论鲜有。
社会进步少不了“德先生”,同样也少不了“赛先生”。预言式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说在提醒我们:切莫怠慢了“赛先生”,让“赛先生”的声音更响一些吧。
上海市科学学所的博士们研究认为:机器人大举进入这个世界,恐怕不再是科幻片了。
——机器人成本低于自然人,不再是非常遥远的事。美国人判断,制造业将因此可以回流美国。
——郭台铭去年就宣布,用三年时间,在富士康部署100万台机器人取代自然人。
——刘永好宣称,新希望集团会大规模引入机器人上流水线。中粮、中石油、中石化……一批大企业表示欢迎机器人。
——有研究发现,上海已悄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世界主要机器人领军企业不约而同地将上海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首选。
“再过几年,站在技术高端的抑或是无锡。”有老朋友如此断言让我吃惊。
执掌某“风投”的他,领着我看神奇项目:带上一副耳机,连线一台脑电波控制仪。你让注意力集中了,悬浮在空中的小球就升起;你把注意力分散了,小球就下降。你不要以为是个玩具。延伸一下想想,开着车,你想听音乐,调节音响的是你的意念;电话铃响了,打开手机的是你的注意力……
基础性技术,你只要领先一点,市场就会无限。
“都是硅谷找的,技术没问题;青年博士缺钱,‘风投’有;无锡欢迎有力,就在无锡发展,我在那里投了5个。”
何以不在上海发展?老朋友笑而不答。那朋友原是市政府办公厅最年轻的处级官员,有这样上海情结的“风投”,还未投资上海,不能不令人感慨。无锡为什么吸引了他,值得我们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