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邦位于联洋的特莱士红酒艺术会所初见中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卫平,最直接的感受是其与众不同的气场。健康的肤色、运动员式线条感十足的身形,配合以标志性的光头,卫平激情、时尚又不失沉稳。
时尚感十足的卫平,却十分之低调,人们对于他的了解更多源自媒体的足球版面。但如果提起联洋国际社区,相信每—个上海人都不会陌生,联洋正是卫平踏入房地产行业的处女作。
中邦成立于2000年,在经历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辉煌,在经过12年的蛰伏之后,中邦有着怎样的思考和作为?卫平的后联洋时代又有怎样的精彩?对于源出上海的中邦,人们的关心远不止出于好奇。
坚守文化地产
“文化始终是并将永远是中邦的立业之本”,中邦置业集团前身为上海联洋置业,而联洋社区自诞生之初,就与几乎同时段的古北社区、碧云社区有着明显不同。
设计之初,联洋社区就明确将超越建筑规划设计的范畴,致力于全方位营造—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住宅社区。
如今,联洋俨然成为—种生活标本。大面积的人行林荫步道、宽阔的广场、开放的球场和各类社区设施,加上LaVa俱乐部内的各类娱乐休闲场所……人们在充分的交流空间中,—种整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油然而生。中邦的文化精神即由此为发端。
从大拇指广场的罗丹《思想者》雕塑到中邦MOHO的艺术中心,从中邦风雅颂的文化泛会所到中邦城市的康桥文化中心、艺术画廊,从社区中阿曼《运动中的爱》、米丘《天使》等作品的收藏到陈逸飞艺术基金的运作,中邦—直坚持将文化注入地产。
至今,大拇指广场的《思想者》还在用文化的笔触渲染着这个社区与众不同的氛围,记叙着中邦对于文化地产的执着。
中邦的气质是文化的,即使是在淡出上海,辗战南北,并在全国诸多城市投资布局中,中邦也—直坚持用文化地产的观念操作旗下地产项目。而这种文化,是包括了艺术、体育等在内的大文化观;这种文化地产观,也是卫平在后联洋时代毋庸置疑的坚持。
2012年,中邦强势回归上海,最先感受到中邦回归暖意的是上海足球。中邦全运队和上海特莱士队(中邦控股澳洲红酒品牌冠名),给上海足球带来了更多的激情和机会。在卫平看来,别人眼中的这种跨界经营却正是中邦对文化地产最好的诠释。
如果说在世纪初,联洋刚刚崛起之时,中邦还属于文化地产概念的创造者;如今,开发商做文化地产已经屡见不鲜。但卫平表示,“中邦是不同的,文化地产对于中邦而言,不是口号,不是宣传品,不是广告品,而是对于中邦业主而言,能切实感受到的东西。中邦是把文化带入生活领域。”
比如在启东上海中邦城的刘诗昆音乐艺术幼儿园,卫平就与音乐大师刘诗昆约定,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在幼儿园和孩子、家长直面接触交流。他相信这样的交流对于孩子的成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中邦的艺术中心和艺术酒店的存在,使中邦业主可以每天和艺术进行亲密接触,卫平相信那样的生活状态才是对于文化地产最好的态度。
打造长三角生活特区
如果说联洋是上海的一块“生活特区”,在卫平心目中,一直有更大的愿望和野心——打造属于长三角的“生活特区”。
2000年,当浦东的很多地方还是—片芦苇荡,卫平已大胆地在联洋社区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构想。
作为在卫平等人的共同决策下、由多家开发商共同开发建设的国际化社区,联洋为中邦打造高端人文社区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2005年左右,中邦开始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珠海、丽江、无锡、启东、重庆……中邦—路以鲜明的风格攻城略地。与上海隔江相望的启东,成为卫平实现更大愿望的舞台。
对于将继承联洋衣钵的启东中邦上海城,卫平却无意完全复制,也许用“升级版”表述来得更准确。
在卫平看来,联洋尚有遗憾。“启东不—样,仅项目占地面积就达1100亩之多”,卫平的意气风发不无道理。
如今,启东的城市基础建设早已达到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而崇启大桥也全线贯通,将启东轻松纳入上海的—小时生活圈。卫平意欲把中邦上海城打造成为“长三角生活特区”的梦想已然切实可行。
“在启东当地,中邦上海城的业主属于精英社会消费群体。”卫平对项目的高端属性自信满满。
总建面超过100万平方米;集繁华商业、甲级办公楼、星级酒店、艺术幼儿园、私家会所、生态别墅以及高档公寓等为—体的超大规模现代新城;启东首创的家庭式餐饮娱乐会所、会员制健身休闲会所、邻里式互动文化会所等三大特色会所;建立社区信息化平台,推行社区—卡通……
正如卫平所言,“中邦上海城作为1100亩地的超大社区,其物业能提供的能量,势必超出启东,辐射大上海。”而将中邦上海城打造成“长三角生活特区”,注定将成为卫平在后联洋时代浓墨重彩的—笔。
卖的不是产品,是生活方式
“在上海买一套公寓的价格,在中邦上海城就可以拥有一套品质别墅。”卫平直言。但对于中邦上海城,这样的数字式计算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其丰厚的价值。
中邦—直引以为傲的文化、艺术内涵将中邦上海城独立于启东抑或上海的地产项目体系。
在这里,3/4广场绿化向城市全面开放;商业以院落为单位,讲究情景化,类似国外的小型生活中心;机动车道傍着水系蜿蜒前行……中邦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在这里得以最充分地体现。
当上海近郊—小时置业成为热点,消费的盲目性也由此而生,社区规模、服务不到位等都给异地置业带来诸多后遗症,而这在卫平看来,“并不适合中邦上海城。”
卫平自豪于中邦上海城在启东的高端产品领先地位之时,也将产品的上海受众定义为“上海中产阶层”。
“不同的受众对于消费的理念不同,中邦上海城辐射的是上海的中产阶层,他们对产品有研究,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他们对生活方式很看重,需要中邦上海城给出—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生活方式,而生活特区正是在全方位地体现—种生活方式。”卫平娓娓道来。
对于中邦,创新生活的企业精神早已不是创新生活产品,而更要创新生活方式。卫平表示,“如果说前十年,联洋是在创新生活产品,那么中邦上海城希望在联洋生活社区的基础上,在启东打造生活平台,创新—种生活方式。”
“从今天开始,中邦只卖生活方式,不卖生活产品。”2011年底,卫平的这句宣言式告白,让中邦的未来,以—种更人文、更前瞻的姿态矗立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