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非法客运,维护交通秩序
严厉打击四轮机动车、“克隆”出租车及残疾车、电动三轮车、两轮摩托车、人力三轮车、两轮助动车等非法客运行为,深入开展“无黑车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加强源头管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整治“群租”行为,维护群众利益
积极开展对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群租”问题的深入调研和综合治理,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消除治安、消防隐患,建立健全考核、问责等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提高群众防范能力
发挥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作用,形成前端、中端、后端紧密协作合作,严厉打击利用电信平台实施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考核等长效机制,加大防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防范能力。
加强“城中村”社会管理,消除各类隐患
对来沪人员聚居且发案率高、隐患多、群众安全感低的“城中村”开展集中整治,落实综合服务管理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消除各类隐患。
打击欺行霸市行为,推进“平安市场”建设
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城郊结合部地区农贸市场为重点,严厉打击欺行霸市行为,建立和完善问题发现、查处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加强考核督查,巩固“平安市场”创建成果。
规范物业保安管理,提高小区防范水平
加强、规范物业保安服务管理,清理、整治物业保安服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落实物业保安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完善保安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居民小区安全防范水平。
防范和打击医保诈骗,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深入开展打击医保欺诈违法活动,完善医保管理体系,推进医保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源头防范、治理机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防范和打击无证行医,确保就医安全
严厉查处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打击有组织的无证行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和考核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就医安全。
加强高校周边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继续推进高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整治高校周边地区非法客运、乱设摊和交通、治安秩序混乱等问题,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针对学生群体的盗窃、扒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据悉,各区县、街道乡镇提出的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将纳入市综治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并接受督导、检查。此外,各类“市霸”、违法搭建、非法经营瓶装液化气、网络虚假信息等也将列入本市平安建设重点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