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手机淘宝客户端新增激活用户数达到1.02亿;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天通过手机逛淘宝的活跃用户数激增了3倍。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的玩法正在改变,对买卖双方而言,网购将更加个性化。
女机主更爱手机淘宝
一天下来“鸭梨”大,同样是睡前玩手机,相比男性机主更爱玩“打飞机”或刷微博,女性机主则更喜欢“淘宝”求安慰。从手机淘宝浏览时间看,目前女性用户“完胜”男性,其平均每日浏览时长高达21分钟,而男性用户只有15分钟。
同样可以参考的还有男女在手机网购上的消费值。从上半年数据对比看,女性用户在手机淘宝上的年度花费可达1757元,而男性只有1144元。虽然在通过电脑网购上,女性和男性的购买力基本相当,但在移动购物上女性的购买力是男性的1.53倍。可见女人拿起移动终端网购时,花起钱来更爽快更大方。
卖家玩手机“躺着赚钱”
有需求,就有市场。到今年2季度,在无线端交易额占比整体销量10%以上的淘宝卖家,数量已达110万,同比增长489%。而手机淘宝的一系列“变形”,也大大拉长了买家在客户端上的“黏连”时间。像今年5月初才开始内测的导购分享类公众账号——“微淘”,仅两个月就吸引了超过5000万用户访问。
记者在手机淘宝微淘频道上看到,像一家已有36万“关注”的女装卖家“莉家”,就通过微淘玩起了C2B反向订制,即由商家发起秋冬季女装选款的投票,好不好看、喜不喜欢全都由用户说了算。这样的内容活跃度出奇高,平均每条都有千名用户参与互动评论。
而血拼达人林先生自办的公众账号“值得入手的小物”,专门在微淘上向用户推荐他认为性价比高的“宝货”,上个月引导的成交额已突破百万元。他承认:“手机淘宝好比一个让人能躺着花钱和赚钱的神器!而在PC网购时代,一般买家是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个人‘导购’的。”
大电商突围也看重手机购
实际上,不仅仅是小商家,大电商也在享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可能性。正在“去电器化”的国美在线本周启动“快消月”,一次性上架两万家品牌的上百万件食品、美妆、母婴、个人护理等快消单品,总体让利规模号称3亿元。其中,每月改版两次的“掌上国美”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对消费者而言,用手机购买快消品的购买冲动或更大。到年底,其会员数量有望接近2000万。
中国消费者对于手机网购的接受程度,已远高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其它地区。来自易观智库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显示:今年2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224亿,与1季度相比增长76.6%。其中,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排交易额的前三名,市场份额分别为57.3%,21.2%和5.7%。未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移动支付(如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将更普及。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