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嘉定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嘉定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嘉定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嘉定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嘉定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定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国家级“阳光家园”温暖人心
孙云
  嘉定区在上海首批创建国家级“阳光家园”示范区,不久前已通过市残联初审,即将迎来中残联验收。区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什么要创建示范区,构建新型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两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在嘉定区户籍人口中,每100个人中就有2个持证残疾人,在所有持证残疾人中,10%是生活最困难的重残无业人员。全面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是贴近民生的实事。自开展创建一年多来,嘉定区有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一系列创新之举在资金投入、受益面、运作效率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切实起到了以创建为抓手推进工作的效果。 

  多项工作开全市先河 

  近年来,嘉定区有7项政策在全市领先。今年,嘉定区政府将残疾人养护列入2013年实事工程,在此基础上,工作又上新台阶。 

  上海于2010年出台国内首个残疾人养护机构服务标准,安排有需求的重残无业人员入住养护机构。不过,因为经营成本关系,专业养护机构数量有限,残疾人入住后,家属前去探望照顾不方便,嘉定区残联在调研中听取群众反映呼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安排残疾人就近入住各街镇社区敬老院等专门机构。 

  同时,率先将机构养护补贴对象由重残无业残疾人延伸到全区所有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让残疾人“想进就进、每进必补、分级补贴”。如此一来,现有入住养护机构的残疾人中,重残无业人员与其他残疾人的比例已达到1:9,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实现补贴全覆盖是民心所向。62岁的周阿姨因病致残,常年瘫痪,全靠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母女俩都生活得很吃力。过去,她因为年龄超标无法享受养护补贴,在新政策出台后,她每月可领取400元补贴,就近入住镇上的敬老院,不仅生活上有了照顾,还能得到专业人员的康复和心理辅导,得以安度晚年。 

  此外,嘉定区还针对一些残疾人不愿意离家入住养护机构的情况,在全市率先将居家养护对象由重残无业残疾人延伸到肢体一、二级持证残疾人,并每月补贴300元护理费。仅此一项,2012年嘉定区增加支出护理费补贴近百万元。 

  职业基地培养接班人 

  嘉定有两项独具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黄草编织和留青竹刻,许多年前,曾有一些残疾人用黄草编织农具、草鞋等,补贴家用,不过,正如许多非遗所面临的现状,这两项技艺也日渐失传。区残联以发展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契机,在全市率先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嘉定明清老街上租赁了一个店面,建立了前店后厂的阳光工坊,请来有名望的老师辅导残疾学员学习草编、竹刻。 

  29岁的聋哑人小徐从技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常年闭门不出,强烈的孤独感使他变得异常敏感脆弱。虽无竹刻功底,但他勤学苦练,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问题请教老师,从最简单的刻字学起,不仅成了学员中的佼佼者,也转变成性格开朗合群的阳光男孩。现在,他有一个梦想:“把我的作品送进嘉定博物馆!”区残联则希望,聘请非遗传承人倾囊相授,在残疾人中培养出未来的接班人,并让阳光工坊在各街镇开出“连锁店”。 

  嘉定区还有一项市级非遗———南翔小笼,残疾人的文化创业项目中,也没忘记它。不久前,南翔老街上开出一家残疾人阳光食府,10名残疾人拜师学艺,包起小笼包。在国庆期间的南翔小笼节上,不少食客慕名而来,看到残疾人手中的16道褶子一丝不苟,吃得格外有滋味。 

  打造优秀社工队伍 

  社会化运作,是近几年各区县残联都在探索的新型工作模式,嘉定的阳光家园建设也在全市较早启动了社会化运作,引入专业机构,打造一支优秀的社工团队。今年,社会组织自主创投,制定了三个全新的公益创投项目,将视线投向以往很少被关注的三种人群———残疾人家庭照顾者、渐冻人和失独家庭。其中,“照顾者服务”填补本市空白,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等奖。 

  居家养护志愿者朱阿姨第一次来到老养残家庭老冯家时,吓了一跳,屋里脏乱不堪,充满异味。朱阿姨二话不说,卷起袖管就打扫起来,第二次上门时,又带来了羊毛衫和棉衣,让整个屋子顿时温暖起来。逢年过节,朱阿姨还会从家里带来节令食品和热腾腾的菜肴,让老冯和母亲美餐一顿。朱阿姨看到不少残疾人家庭因为经济困难,舍不得换下破旧衣服,自己掏钱买了一台缝纫机,给大家修补衣服,做袖套,纳鞋垫,与残疾人家庭亲如家人。 

  除了提供生活照料,承接居家养护服务的社会组织还制定了一份“菜单”,让残疾人各取所需,选择陪伴散步、谈心、帮助购物、陪同看病、接送上学、心理咨询等个性化项目,把好事做到点子上。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市场之窗
   第A24版:百货/市场之窗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专版
国家级“阳光家园”温暖人心
试点电动载人爬楼机租赁服务
金山残疾人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舞台
装一支笔芯赚8厘工钱
智残小厨师获五星酒店面试邀请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13国家级“阳光家园”温暖人心 2013-11-05 2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