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当前全球119个国家已建立2300多个自由贸易区,创造了1亿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其中美国的自贸区2012年总共提供了32万个就业岗位。而现在,仅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企业从业人数就高达17万。民盟市委专家组调研指出,自贸区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正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人员前来“上岗”。这些新涌入的就业人口,将大量聚居在外高桥和临港新城等邻近自贸区的周边地带。由于自贸区内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云集,新的以高学历、高收入和中外混居人群为特征的国际型高端社区将大量涌现。“与古北、碧云的国际社区不同,自贸区周边社区人口主要由工作岗位带动,流动性大,异质性强,年轻人多,这既可能对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将对浦东新区乃至上海的社会管理产生巨大压力。”
民盟市委在提案中建议筹划设立国际社会组织集聚园区,主动探索与国际惯例对接的社会组织发展体制,吸引国际社会组织入驻,引进国际社会组织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在外来人口可能聚居的区域先期开展针对外来人口的综合创新试点,如外高桥和临港地区,把社区、乡镇职能与社会组织职能有效对接,培育为国际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引导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
提案还认为,应建立与国际对接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研究出台志愿者服务的地方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探讨把个人的志愿服务纳入其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同时,发挥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大会的自治作用,引导业主以公约等形式赋予委员会自治权益,探索新型国际社区的管理经验,创建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现代治理机制,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