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流坐庄”,说的不是斗牌、搓麻将,而是放电影。
在村里,放电影是一件大事。我们大队共11个生产队,加上大队部,正好是12片场地,大队就作出决定:一年12个月,全大队一共要放12场电影;各队“轮流坐庄”,不许轮空。什么叫轮流坐庄?就是轮流出钱包场的意思。行情是,包一场电影,付给放映队20元钱,还要给两个放映员各备一包香烟,每人两角钱夜宵补贴。
20元包场的标准内容是,“一部真片搭一部假片”。我们村里人,把两个钟头左右的故事片称为“真片”,而把一刻钟长短的纪录片科教片称为“假片”。开机放“假片”时,人还是散散落落的,大家跑来跑去,看不看无所谓;待到放故事片时,人们发一声喊:“上真片了!”大家才正襟危坐,把眼光隆重地落在银幕上。
当然,也有个别村胃口特别大,向放映队提出要“放两部真片搭一部假片”的。那个价钱,包一场就要30元钱了。30元不是一个小数,富队也许不在乎,穷队就得考虑考虑了。但不管怎么穷,每月一场电影总是要包的,否则,自己村一直不放,村民一年四季到外村去揩油看电影,队长必定要被众人戳背脊骨、骂小器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