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斋”糖食店,原来开设在苏州,店主金杏荪,经营苏州糖果、蜜饯、炒货等,自设工场,自产自销。糖食保持传统制作技艺,不熔化,不粘牙,保质期长。炒货选料上乘,瓜子、花生、胡桃等,粒粒精选。金杏荪在端午节看到孩童将小粽子串在筷子上,边吃边玩,就得启发,将糖制成粽子形,还加上川贝等药料,有止咳作用。有一年,慈禧太后生病,服药后,口含一颗“采芝斋”粽子糖,既甜又止咳,十分高兴,将“粽子糖”列为可以进宫的“贡品”。“采芝斋”由此扬名,就接连制作能润肺化痰的“薄荷粽子糖”,富有营养的“松仁粽子糖”,活血补身的“玫瑰粽子糖”,等等。1938年,“采芝斋”部分技师携带原料、工具来上海。在“大世界”游乐场对面开分店,地段好,牌子老,生意特别好。
不过,每当糖炒栗子上市,总是秋风劲吹时节,有钱人吃火热美味的糖炒栗子,穷人为过年还债和一家人寒衣发愁。因此,上海有一句俗话:糖炒栗子,难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