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着肚子时绝对不能重温的电影,首推《饮食男女》。一开场,郎雄先生饰演的大厨以国宴的手艺料理周末和三个女儿的晚餐。宰鸡杀鱼切菜,剁馅包蟹粉小笼,蒸笼冒着热腾腾的白烟,半锅滚油发出炸东西时悦耳的声响,案板上红白相间的腊肉切片时每一刀下去都会渗出油来,镜头且专门给了个特写,于是观众的口水跟着也出来了。没法子,电影里的美食,还是华人拍的电影最能勾出华人的馋虫来。
不久前看的一部美食题材的电影是梅里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茱莉与茱莉亚》:迷茫的小白领茱莉突发奇想,决定花一年时间逐道菜实践名厨茱莉亚的畅销食谱并写博客记录,随着博客大热,茱莉亚本人也得知了茱莉的存在,然而茱莉亚却表达了对茱莉博客的不满,不被偶像认同的茱莉沮丧万分,男友安慰她:“比起那个不理解你的她,那个你想象中的她才更重要……”电影直到最终,生活在同一时空的两代热爱厨艺的女人也未曾见面,而是年轻的茱莉去参观“茱莉亚厨房”的展览,对着照片上的茱莉亚悄悄说:“我爱你,茱莉亚。”我喜欢这个不落俗套的结尾,至于电影中大费笔墨的“勃艮第炖牛肉”吸引我的程度,却实在远不如《饮食男女》里只出现了几秒钟的一道碧绿菜心围边的梅菜扣肉。
相较《饮食男女》里一桌家常菜里不温不火的亲情爱情伦理,香港的美食电影则完全是另一个路数,《食神》和《满汉全席》里,眼花缭乱如耍杂技的烹饪过程,果然不愧港片“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名头。
票房过亿的大导演在他的微博上说:“电影全是假的。”没错,纵身飞上高墙的蒙面女侠身后是一根观众看不见的钢索,饿了一天的少年狼吞虎咽的那只烧鸡,其实已经是演员在镜头前吃了又吃望鸡生畏的第十二只鸡。然而电影的魔力在于,即使知道了上述真相,银幕上的声色光影仍足以让人忘记这一切的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