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老师 教导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华雯因为救场而加盟了上海越剧院赵志刚主演的越剧现代戏《疯人院之恋》,在剧中扮演赵志刚角色的姐姐,由此结识了越剧吕派创始人吕瑞英。华雯说自己一向喜欢吕派,有意思的是吕瑞英老师似乎也对华雯颇为喜欢,让她在自己和史济华主演的《吴汉杀妻》中演自己的B角。“也不知这里面是什么缘分在,她说要教我,我怎么可能说不学。”华雯说自己并非科班出身,演古装戏更是全无基础,那几个月天天早上从江湾镇踩两个小时自行车到越剧院,虽然辛苦却是华雯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吕瑞英是个严格的老师,早上9点排戏,要求华雯7点就到排练场,下午5点排戏结束,还要留华雯下来再练两个小时,“瑞英老师老严格老严格的,经常被她弄得一点面子也没有。”华雯回忆说,一次吕老师甚至拿了扫帚在一边“威胁”说腿再弯就要打上去了。华雯说自己1.67米的个子那时瘦得只有84斤,但这三个月补上了华雯没有经过科班训练的缺憾,“这三个月比平时的三年让我进步还要多。”华雯说。
王老师 引导我
华雯说的另一位“贵人”是宝山沪剧团的老编剧王复光。“每当我特别成功、特别光彩的时候,总是连他的人影也见不到,但在我沮丧、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一直都在我身边。”华雯说当年在获得“梅花奖”后自己有一段特别低迷的阶段,王复光老师拿了一大箱金庸的小说来给自己解闷,自己也因此迷上了金庸。这段时间王复光老师就经常陪伴在华雯身边,下乡演出时两人一起在桥洞下读书聊天:“王老师就像我的心理医生,我已经习惯了对他诉说,明白的,不明白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想不通,解决不了的事,他总会给我一些很好的心理疏导,每次听他说完我心里就觉得很舒服。”王复光还不仅仅是华雯的“心理医生”,也是她的阅读指导老师,华雯说自己的阅读习惯就是在王老师的帮助下形成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看过的很多书都是不同时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去看的。”
曹书记 “逼迫”我
最后华雯特别想感谢的一位“贵人”是宝山文广局的曹正兴书记。“当年是曹书记‘揿牢’我一定要排《红叶魂》,而没有《红叶魂》奠定了基础,恐怕也没有今天的《挑山女人》。”华雯说。宝山沪剧团在沉寂多年后,首个进京演出的原创大戏就是《红叶魂》,而这个戏就是在曹正兴的“逼迫”下开始创作的。华雯说自己一路演了许许多多的女英雄,对演绎王英这样一个纪委书记原来一点也没兴趣,但再拗不过曹正兴的坚持,随他和几位主创人员一同去四川采风,在王英家华雯一下子找到了感觉,也正是这个戏,华雯发出了“只有下生活才会觉得真有东西可以写”的感叹。而之后的《红梅颂》同样是曹正兴提议创作的,虽然一开始华雯并不热心这出戏,但等排成之后华雯自己却也相当满意。到了《挑山女人》,依然是这位“贵人”看中了这个题材,带着剧组和主创人员去齐云山采风……华雯说:“曹书记不只是我的‘贵人’,更是我们宝山沪剧团的‘贵人’,他来我们团里,连舞美队的民工兄弟都会请他抽一支很便宜的香烟。”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