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通过这次换证审查,4家企业提前进行了规模不等的整改或改造,总投入超过1亿元。今年3月底,企业改造陆续完成,并向市食药监局提出生产许可延续变更申请。花大力气改造,会不会羊毛出在羊身上,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呢?
昨天下午,四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均明确表示,不会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而且,本市已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面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既能充分发挥保险在辅助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方面的作用,又能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有企业承诺,给单个消费者的赔付金额最高可达到20万元。
未来,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监管将实现“电子化”。昨天下午,监管部门演示了对企业的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相关企业也演示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体系。用智能手机一扫相关企业婴幼儿配方乳粉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只要是今年5月1日以后生产的,就可以查到乳粉的“来龙去脉”。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