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追溯
郁晶陶
  郁晶陶

  你体验过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吗?我曾购买过某品牌的乳制品,瓶身上有一串条码,按照文字提示,可根据这个代码查询到这瓶饮料的信息。可我打开企业的查询页面,输入代码,点击查询,却不知为何始终停留在初始页面,尝试几次均告失败,只能放弃。

  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但过程堪称曲折。据媒体报道,有一位消费者买了一罐婴幼儿奶粉,罐底有追溯用的条码和二维码,她先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但没有获得想要的信息。她又找到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网站,输入条码,却显示“追溯码位数不够”。最后,她终于在企业官网上查询到了奶粉的追溯信息,包括检验地、检验时间、成品检验单号、物流总仓地址等,遗憾的是,没有她想知晓的奶粉添加剂的相关情况。

  比较了几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产品追溯系统,这位认真的消费者发现,不少产品只能查到奶粉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对消费者来说,参考意义并不大。追溯体系没有标准,公开多少信息,只能靠企业“自觉”,往往沦为噱头。

  还有一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体验效果似乎也不太好。最近,电视台记者调查发现,上海一些菜市场里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机长期无法使用,也无人维修或监管,在市场里购物虽有小票,但上面的追溯条码已成空白。换句话说,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面向消费者的这一端,已变成摆设。这样的情况多不多?媒体恐怕无法做到全面覆盖。从之后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缺乏后期维护的资金来源、缺少明确的责任分配,导致这些机器无人管理。那么谁来管呢?另外,小票上不再有追溯条码,仅仅是信息打印方面的纰漏,还是部分场所的追溯体系在运转过程中已经出现疏漏,以致无法给出信息呢?

  善始善终,应该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必要条件,不能开始的时候热热闹闹,过后就乏人问津,乃至悄无声息地终结。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不应该也来一番追溯,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吗?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管是变成噱头还是摆设,都不是应该有的结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评论·随笔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8版:专版
“比价软件”凸显互联网诚信短板
看大势 赚大钱
追溯
让博物馆与公众亲密对话
趁火打劫
黄海波的“红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15追溯 2014-05-19 2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