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英国学者说,博物馆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中国改革成果之卓著令世界瞩目,如何让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倚靠文化优势来提升软实力、提升国民素质?肩负传承文明薪火重任的博物馆,责无旁贷。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点出了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在“藏品”,在“沟通”。连日来,南京博物院首次向公众打开神秘的文物库房,让公众了解文物保管、保养知识;安徽、吉林等地的博物馆则向聋哑弱视观众和其他残疾人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故宫博物院更是开设专题讲座,讲述“故宫里的文物医院”,还与国家大剧院联袂举办古典音乐鉴赏,不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现在,各地政府纷纷重视文化建设,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建得美轮美奂,气宇非凡。但也不乏轰轰烈烈“建”、热热闹闹“开”、冷冷清清“守”,甚至无声无息“关”的情况。关键在于,是把博物馆当成政绩工程,还是志在长远甚至默默无闻的文化积累工作?是只重硬件,还是志在艰苦有心的藏品收集?是求得公共经费、靠门票免费揽客了事,还是殚精竭虑精心布展、使之更具亲和力和现实感?
总之,让藏品多起来、活起来,让丰富的历史给今天的人们“说话”,说得入耳入心入脑,这是今天国际博物馆日的郑重发问……
(李泓冰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