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镇里卖水果的施主挺多,戒嗔与戒傲最常光顾的是蔡施主家的水果摊。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蔡施主家的水果比其他家的好,也不是因为蔡施主家的水果特别便宜,而是因为蔡施主家的水果摊是那条小街上的第一个水果摊。
蔡施主为人很热情,每次戒嗔和戒傲路过时,蔡施主便会从店里冲出来拉住我们,向我们介绍他新进的水果。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便被他拉了过去。
有时候戒嗔觉得很冤枉,去了小街那么多次,其他水果摊几乎没去过,也不知道到底好还是不好。好几次戒嗔明明看到蔡施主的摊位前并没有人,准备悄悄地跑过去,但总是迈不了几步,便听到蔡施主热情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当然,因为是老主顾,蔡施主也会给我们一些其他顾客没有的待遇,即便我们没有购买水果的打算,蔡施主也会拿来几个时兴的水果塞在我们手中。
有一次去蔡施主摊子的时候,蔡施主向我们推荐了他新进的苹果。戒嗔吃了几口,觉得味道难得这么好,价格还比往日更加便宜,便买了一大袋。
只是到了寺里后,戒嗔却发现屋子里放着不少苹果,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智恒师父下山的时候带了一些苹果回来,凑巧的是宝光寺的法师来做客,也带了一些苹果。
戒嗔不由得傻了眼,心想苹果的保存期一般比较长,便把苹果先收进了柜子里。
一连好几天,吃苹果成了寺里的任务,渴了饿了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要吃掉一个苹果。渐渐地,苹果的诱惑力越来越小,到最后吃苹果竟变成了负担。那几天大家一看到苹果便开始头疼,不过谈到苹果的味道的时候,大家还是赞不绝口,一心希望其他人多“消灭”几个。
坚持了几天,我们终于吃完了智恒师父和宝光寺的法师带来的苹果,再去看从蔡施主那里买的苹果,才发现有些快要坏了。
戒嗔有些无奈,如果直接扔掉怪可惜的,想想只能尽量多吃点了。
过了几日,戒嗔有事外出,等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戒傲正端着一口小锅在厨房里叮叮咣咣地弄着什么,还有一股特别的香味不断地从屋子里飘出来。
戒嗔问戒傲在做什么,戒傲说他照着网上搜来的方法,把快坏的苹果处理了一下,做了一小锅苹果酱。
戒嗔伸出手,从小锅里弄了一点点苹果酱出来尝了一下,味道竟出人意料的好。
戒傲的方法解决了不少问题。那一堆让我们望而生畏的苹果变成了好几瓶苹果酱,那段时间早上吃馒头的时候,戒傲做的苹果酱成了最受欢迎的调味品。
戒嗔觉得,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需要变通的,就像这些看起来快要坏掉的苹果,也不是全无用途,只要处理得当,它们也可以变成美味的苹果酱。
当我们觉得很多事情糟糕透顶的时候,大可不必叹息,因为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将失望变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