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迷萤火虫洞
陆海光
  陆海光

  年少时,我家楼前有个花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居然也能草木繁盛,四季花开。夏夜,还会有萤火虫忽明忽暗,在月光下飞舞。

  那时我爱读书,也许受“车胤囊萤夜读”的影响,总想用萤火虫照亮夜读一定很有诗意。暑假的一天,我用一片纱,自制一个网兜。在夜色中,迎着点点绿色荧光,网罗了十几个可爱的小精灵,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入一个原用来装针剂的小瓶内。怕小生命呼吸不畅,我用缝衣针在橡皮瓶盖上扎了好多针眼。小精灵在小瓶内惊恐地爬来爬去,时而也能发出点点荧光。我特意关上灯,拿来一本书,用小瓶照着书阅读。天呐,微弱的忽明忽暗的荧光哪能读书哇。

  也许因少年时这段童话般的梦,今春去新西兰北岛参观怀托莫萤火虫洞特感兴趣。

  怀托莫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生活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毛利人早就知道这里有一个神秘的萤火虫洞,但他们不虚荣不张扬,就怕世俗惊扰了这片宁静的土地。直到1887年,一位叫梅斯的英国测量师,千里迢迢来到怀托莫,苦口婆心地,也不知用什么艺术语言说服了当地的酋长,这才协助梅斯向世人揭开了萤火虫洞的神秘面纱。

  新西兰人很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我们进洞参观前便被告知:不许摄影,否则罚以重金,罚金足可买一架佳能D6。因为小生命对生存环境极其敏感。

  进洞后,我们8人分坐一条小船。小船没有任何动力装置,完全靠“船长”很原始地拉着悬在洞中的绳索前行。船在暗溪中滑行一段时间后,停了下来。“船长”轻声细语地示意我们抬头观望。哇!成千上万的萤火虫悬在头顶,明明灭灭,闪闪烁烁。就像站在东方明珠看万家灯火;夏夜躺在草地上看满天繁星;荧光倒映在水面上,又如群珠落银盘。煞是壮观!

  据介绍,这里的萤火虫幼体长达2厘米左右。它们会放出一根长而粘的细丝,从空中垂下,一旦昆虫碰到细丝,就会成为萤火虫的美餐。萤火虫发出忽明忽暗的绿光,那是为了吸引小虫自投罗网。萤火虫的生命周期为一年,其荧光随着年龄增长而渐趋明亮。长到9个月的萤火虫,就会蜕变成2.5厘米长的双翅长脚昆虫。如此弱小的生命发出的光亮虽然微弱,但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发出的生命之光就会显得非常壮观,就会震撼沉寂的黑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长三角
   第A18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19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界/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老上海的花园洋房
奇怪的她
过婺源访俞有桂先生获宴龙尾山芙蓉溪①
神迷萤火虫洞
郊外(中国画)
一位贤囡的青春岁月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神迷萤火虫洞 2014-08-25 2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