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当选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并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上海市公安局技侦总队总队长张宝发至今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职业性质决定了他的低调。1997年3月至4月,上海东北角接连发生13起拦路行凶抢劫妇女的“敲头案”,造成2死12伤。一时间舆论为之哗然,上海市民谈“敲”色变。女性不敢单独出门,丈夫接送妻子、父亲陪伴女儿成为街头常态,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直接面临挑战!此案手段残忍,性质恶劣,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公安局组建联合专案组,展开地毯式排摸;宝山、杨浦等案发区域更是调集600余名警力夜间守候伏击,并动员千余名民兵、联防队员展开夜间巡查。即便在如此高压态势之下,幽灵还在疯狂作案,老百姓人心惶惶,警察们更是“压力山大”。可由于线索不明,侦查一再陷入僵局。
张宝发率队参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现场。无论是灯光昏黄的街边,还是幽深黑暗的小巷,他都伫立许久,用眼睛细细观察,用心去反复琢磨。办案间隙,他把自己关进房里仔细翻阅起案卷来。突然,笔录中的一个细节让他眼前一亮——某受害人被抢的手提包中有一台新购入的BP机,原包装盒和使用说明书均在包里。细节容易被人忽略,却往往能决定成败。
BP机是当年时髦的通信产品,张宝发想,贪财的嫌疑人会不会舍不得处理,把“死机”变成“活机”?他联想到自己牵头、刚建成不久的新系统也许可以派上用场。于是,张宝发火速率领侦查员展开布控,在申城撒下天网。由于措施及时,三天后,侦察员发现,宝山淞南地区有户人家拨打了此BP机号码,留下姓氏“魏”。张宝发决定“冒险”,派人打过去投石问路。
电话“滴滴”几声后通了,侦查员假装熟络地问:“小魏在吗?”
电话那头回应:“小魏啊,不在。他出去了……”
有戏,张宝发心中大喜。专案组由此顺藤摸瓜,追踪到了这户人家的隔壁邻居魏广秀,将其擒获。事后查明,魏广秀抢劫得手后,果然在一次串门时,用邻居家中电话拨打寻呼台试用过BP机,没想到这个行为竟成了自己的“滑铁卢”。
张宝发在侦破中立下很大功劳,上级领导特意邀请他出席该案的新闻发布会。当年的他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暗自分享破案的喜悦,却一个字都不能说。
二十多年来,张宝发用坚守解开了一个个疑案谜团。他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掌握情况,那是因为你离现场还不够近。”破案是硬道理,破案是试金石,而要想破案,就要多到现场去,哪怕是从事幕后工作也该如此。从2000年“均瑶”牛奶投毒案、2003年“6·23”上门抢劫杀人案,到2004年南美跨国犯罪集团特大钻石盗窃案、2007年“6·6”肯德基劫持人质案、2013年与柬埔寨联手实施抓捕的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2014年的“伪基站”案,每逢上海发生大案要案或是突发事件,现场总少不了他冲锋陷阵的身影。
有人曾问他:“许多时候你们只能做无名英雄,甚至还不能出现在功劳簿上,难道您没有怨言吗?”
张宝发郑重回答:“选择我们这行,也就选择了寂寞和坚守。也许在许多公开场合,我们只能是一个背影,但它却是整个公安侦查工作的脊梁!”
十日谈
申城卫士
明日介绍一位“另类”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