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缘
诗人成雅明与“秋韵”朗诵者的故事
秦曾娴 朱良苏
  文/ 秦曾娴 图/ 朱良苏

  “缘”起

  “秋韵艺苑”是朗诵者自发的组织。成员有教师、工程师、公务员、企业家、工人……全退休的,没有一个“专业”的,也没有“专业”辅导,纯粹是草根团体,自由自在地畅游诗歌海洋,不亦乐乎!

  在“秋韵”,有一位特殊的成员——成雅明。对于成雅明,“秋韵”人原来只知道她是位诗人,上海市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手掌上的星光》《爱情无季节》《不老的时光》,散文集《给自己一个微笑》。后来才知道她的本职工作是普陀区教育学院的教研员。大家很钦羡:教师工作繁忙,但从不耽误她写作,扮演两个角色,怎么还能如此从容自如?

  成雅明与“秋韵”人相逢是在“秋韵”成立二周年庆典演出时,她的作品《一首歌》在庆典上演出了。灯光亮了,朗诵者是一群已然年过半百的“阿姨”,但还原了少女时的生活,清晰而又朦胧地展现年轻时的记忆,那语调、那姿态、那眼神带着台下观众一起走入迷雾飘荡的夜色中……

  成雅明悄悄地来,坐在角落里,连合影都只站在第三排边上,只露出一个头。会不会就是第一次邂逅“悄悄地”,倒留下千丝万缕,将情缘系在“秋韵”人身上?成雅明和“秋韵”人的故事就此展开……

  结缘 

  2012年,成雅明向“秋韵”发出邀请:主办她的作品《不老的时光》朗诵会,承担70%的篇目。“秋韵”艺术委员会(简称“艺委会”)成员一下子不知所措,要知道2003年,成雅明的《手掌上的星光》作品朗诵会,参与朗诵的是知名演员:张培,梁波罗等,“秋韵”是业余的,这个重担挑得起吗?我们确实惴惴不安,成雅明的决定来得太唐突了。但当所选篇目交到“艺委会”手中时,大家不愿割舍了:字里行间展开的宁静又热烈的画面,跳跃着的贴近心灵的故事、蕴结着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怎忍割舍?这样的诗叫人一看就想吟诵。

  成雅明呢?一脸信任,像老朋友般随意:“我们是同龄人,大家息息相通,我的生活也是你们的生活。”她说得那么淡然。她又像对兄弟姐妹那样坦然地说:“你们呢,语音水准、语言表现力当然与‘专业’的有差距,但你们有长项,有生活的积淀,接地气。你们排练时间宽裕,可以细细地磨,特别是你们的表演形式生活化、多样化,增强了可看性。”尽管“秋韵”从来没有为一位诗人搞过专场演出,但有一种信任,一种力量促动;一种冲动、一种责任驱使,我们会全力以赴!成雅明承担了许多幕后剧务工作:设计、印刷有收藏意义的入场券,联系当年“静安区少年宫‘小葵花’话剧团”的小伙伴加盟演出、落实演出场地、制作背景天幕、邀请嘉宾、安排接待……我们不禁感叹:文弱、纤细的雅明老师,居然那么干练、有魄力,她是用心在支撑着我们呀!

  成雅明作品朗诵会《不老的时光》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我们在舞台上驰骋美丽的想象,倾注全部激情,释放所有能力,把满目夕阳,当作春日朝霞,朗诵老年人的《金色年华》;白发伴侣,携手采撷生命枝头最美的花朵,朗诵《感动》,宛然这就是雅明与她先生导演李歇浦老师的生活剪影;诗表演《开往春天》揉进舞蹈、绘画、打太极拳……

  那天,李歇浦也来了,女儿导演李虹特地从北京赶来,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的季振邦、田永昌老师、朗诵界过传忠、唐婷婷老师都来了,真挚、热情地谈感受。专家们的言词为成雅明和“秋韵”人的情缘注上美丽的感叹号!

  续缘

  2014年,“秋韵”艺委会商议举办赵丽宏、季振邦、田永昌诗歌作品朗诵会。三位诗人都是诗坛翘楚,我们能成功举办吗?不禁心绪浮沉。和诗人来一次文化盛会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我们应该借这件盛事提高“秋韵”朗诵水平,锻炼团队!

  雅明老师义不容辞地担当三位诗人与“秋韵”间的信使,从诗人推荐的72首诗中选出24首,编成四个篇章:山水咏叹、家国情怀、心旅时空、岁月遗韵。

  “秋韵”毕竟是草根团体,我们初看这24首诗,一头雾水。一位退休回国的老“海归”不解地说:“这和我年轻时在国内朗诵的诗不一样嘛。”我们都是老年人,习惯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诗人的诗歌风格,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诗歌的题材、语言、内涵,尤其是诗坛新风有点不适应。岁月的游走、时代的变迁,诗风的发展在我们面前筑起一道樊篱,我们落伍了!

  关键时刻,成雅明为我们解除疑虑,她说:“我们一起去寻找诗人行走的轨迹,找到每一级台阶,找到诗人的心泉之水,发现他们敏锐的目光……”为了让我们读懂,她作了三次讲座。白发讲述者动容,聆听者专注,屋子里弥散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成雅明娓娓道来,舒急交替,讲到情至深处,她会突地站起,嗓门洪亮地示范朗诵,完全改变了她温婉、柔楚的形象,少年时在“小葵花话剧团”打下的基础,几十年教学的功底,诗人的气质揉合在讲课中,分析得细致入微,严丝合缝,导诵情真意切,动人心脾,激起我们强烈诵读的愿望,真是如饮醇酒,淋漓酣畅。她为我们引读、导诵,剖析了三位诗人的诗风、个性特点、做事风格:“我认为赵丽宏用诗性化语言写音乐、真情、生命历程,题材广泛开阔,立意鲜明,语言质朴,字里行间流淌真挚、美好、深沉的情感。”对季振邦的诗,她说:“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初读似乎都懂;再读,云里雾里;三读,略有所悟。所以,朗诵季振邦的诗特别平静,用‘心’去读,品出诗味,捕捉灵魂。田永昌的诗,正如他身上显示的军人气质,重情重义,质朴纯真,琅琅上口,激情中蕴含深沉。”

  在成雅明的引导下,我们读了三个月的诗,对要朗诵的作品就题材特色、语言精湛、层次结构进行领会、剖析、交流,一遍又一遍,慢慢沉入诗意中……从夏到秋,我们又整整排练了三个月。这六个月是沐浴在文化中充分享受的六个月,真正体现了举办朗诵会的初衷:“草根走进诗人世界,平民走进高雅艺术。”《金秋的回声》——赵丽宏、季振邦、田永昌诗歌作品朗诵会拉开了帷幕,每首诗我们都用心在朗诵,都让心灵之火燃烧。

  六年来,成雅明和“秋韵”人的心融合了。她对“秋韵”人“万事心为本”,我们之间“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朗诵会还会举办,情缘还在延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梦启东方
   第A12版:梦启东方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要闻
情缘
杨浦举办养老需求评估员培训会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慰问“平安英雄”及家属
老来种新树 骑游乐无穷
校园人气美食走上老人餐桌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B13情缘 2015-03-22 2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