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说早就成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可是,我们一再说还处在汽车市场的初级发展阶段。当然说初级并不是体现在硬件上,遍布全国的4S店已经可以满足国人的购车需求,况且还在不遗余力地建啊建。我们的初级阶段是在软件上,主要指的是销售方的“无良”与消费者的“无知”。“3·15”报道的售后问题只是汽车市场中各种矛盾的冰山一角,在卖车时依然是各种忽悠不断。
其实,每一家汽车品牌都会有一套规范的销售话术,不能夸大优点,也不能贬低竞品。可事实上,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过分贬低竞品的事情太稀松平常了。而这样的行为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基础就是消费者对汽车认知的浅薄。如今的中国汽车消费者真的懂汽车的少之又少,买车的时候也往往是听从销售人员忽悠,再烂的车都能被忽悠成神车。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在媒体看来其烂无比的车型,还是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这就是中国特色。
厂商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广告里说有这个功能那个功能的,其实只有在旗舰产品里才会有,有的还是选装。而媒体在这方面同样也应该有自己的底线,不能厂家说有什么就有什么,应该更多的为消费者着想,而不是只顾营收有奶就是娘,广大读者才是“娘”。
无论是汽车厂家,经销商还是媒体,都应该更多为消费者考虑,有一说一,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不然的话忽悠一次,消费者认清了,损失大的可是自己。 党宝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