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5·8:不是“战败日”,是“解放日”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郭洋 唐志强
  70年前的5月8日,纳粹德军在柏林东郊一座军官学校内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今天这里已成为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以展览、演讲、放电影等形式纪念这个特殊日子。

  必须正确认识历史

  “对我来说,1945年的5月8日是解放日……没有那一天,我今天也不会站在这里。”在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前,20岁的莱昂哈特讲述对70年前那段历史的看法。

  莱昂哈特生在犹太家庭,他的高祖母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死在毒气室,高祖父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被射杀,曾祖母和祖母因受“雅利安人”曾祖父的保护而幸免于难。

  博物馆馆长莫尔说,1945年5月8日对德国人来说意味着战争结束,也意味着苏联红军将德国人从纳粹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历史对德国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德国重获欧洲民众接受的唯一途径。

  人人值得拥有和平

  当晚,在纳粹德军签署投降书的大厅里,德国文化和媒体事务专员格吕特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驻德国大使和民众共同为和平举杯。格吕特斯说,战争刚结束时,很多德国人认为这里是“战败之地”,而现在,越来越多德国人将这里视为“解放之地”。

  为感谢苏联红军解放德国,韦尔德夫妇每年都到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前献花。80岁的韦尔德太太回忆,二战期间很多本土德国人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后来归国的德国士兵向家人讲述了德军在其他国家的所做所为,人们才意识到战争的残酷。

  在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和战亡将士纪念碑前,从小在柏林长大的埃勒尔停留许久,1945年战争结束时她刚11岁。“5月8日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战争结束了,不再有枪林弹雨,却仍有饥饿与寒冷。为什么有战争?战争对谁有好处?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和平。”

  永远不要发动战争

  博物馆的纪念活动吸引不少战争亲历者前来,和平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克林内尔特1936年出生在奥珀伦,二战期间和家人被迫南迁。他说,博物馆举办纪念活动非常好,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时刻保持警醒。

  86岁的柏林人温策尔回想起二战,只能用“太可怕了”来形容,他的父母和6个兄妹均在空袭中丧生。当被问及想对现在的孩子们说些什么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永远不要发动战争。”           

  郭洋  唐志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新民资讯
   第A06版:教育专版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新闻面对面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运动汇
   第A16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5·8:不是“战败日”,是“解放日”
56架二战老军机飞过华盛顿上空
多国举行活动纪念二战胜利
美又借“军力报告”渲染“中国威胁”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15·8:不是“战败日”,是“解放日” 2015-05-10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