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近实验鼠
张百年
■ 小鼠和裸鼠
■ 裸鼠长人耳
■ 实验动物纪念碑
  ◆ 张百年

  近期,打造科创中心成了上海建设中的一个热点。我这个曾经的基层科研人员,不由回想起自己的那一段科研岁月……

  初识“小朋友”

  我曾在延安西路1262号中央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那还是上世纪50年代初,那时我年方十九。研究所关联的小动物室在中山西路,我常去那里,在那里,初识了后来我与之相伴二十年的“小朋友”——小白鼠。

  动物室里有位实验动物学专家王楠田,日本留学生,人生得精干,夏天西装短裤、及膝长袜。他热情,风趣。一见我来,就打趣道:“领导视察,我们热烈欢迎!”随后领我参观。只见屋子里一笼一笼全是小白鼠。这些小东西活跃非常,毛色雪白,眼睛血红。王老师告诉我: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中央防疫处迁昆明,1946年,该处从印度引入一批小白鼠,在昆明培育成功,故名“昆明小白鼠”,此后,我国所有小白鼠,几乎全是这个品系。

  我慢慢知道,在所有动物中,鼠和人的生理结构最为相近。简单打个比方,炒青菜放久了要产生致癌物亚硝酸,将其喂老鼠,它可能发生癌变,而喂其它动物却不太可能。20世纪以来,老鼠经科学家培育,成了非常重要的实验动物,被用来做药品功能、剂量、毒性鉴定,做生物制品,做肿瘤接种和做多种疾病的检测、食品的检验、进出口商品的检疫等等。白鼠虽小,在人类的科研进步史上起到的大作用却不可忽视。

  可惜随后时代风云变幻,我才起步的科研之路也无奈随之中止。直到1978年,我才从外地回沪,被安排在斜土路1220弄25号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实验动物室当饲养员。

  动物室有十几个房间,只有一两个房间有几笼小白鼠和兔子,且因饲养欠当,动物皆毛色无光,体态“苗条”。其余各间,空空如也。另3位饲养员到岗后,忙于打毛衣、汏衣裳,拉家常,也没人来做实验。此情此景,实在令人叹息!

  在这3位老员工懒洋洋的指导下,我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努力工作,小鼠和兔子也渐有起色。两三个月后,所领导看我肯干,找我谈话,认为我干得不错,打算起用我做实验动物室负责人。我答应下来,不是因为可以当“头”,而是确实不甘心白白消磨时光,想要为攻克肿瘤做点事。

  领导据我建议,对室内人员做了调整,3位老同志另行安排,另招了3人:男生小徐原是医生,另一男生小王以及女生小董是回城知青。年轻人,做事有干劲,也还没有被不良风气“污染”。我将我的心交给这3位青年,对他们一一做了家访。统一了思想,我们同心同德,决心干出样子来。

  解决“吃饭问题”

  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距离我们最近,我经常走动,不时取经。岳阳路上的中科院上海分院药物所张教授,给了我一些书面资料,他们的实验动物基地在漕河泾,那里堪称一个“大本营”,动物品种多,数量大。实验动物工程师张玉芳是一位热心的工作者。我穿上白大褂,在她那里跟班劳动一周。最后,我要求从她那里引进一批动物,她一口应允,说我这是做种,得拣最好的,我谢之不尽。

  我将原有小白鼠、兔子全部淘汰,又清洗、消毒了一批笼具,安排了房间。张玉芳让我亲自动手,我挑选了体壮、年轻的20对昆明系小白鼠、5对大白鼠、4对苍鼠、4对豚鼠、1头羊。所有鼠类都是有档案的,包括品系、出生时间、父母、体重等。张玉芳打趣道:“你回去,让它们适应两三天,而后一对一,让它们结婚。”我点头笑道:“嗯!新房、婚床都准备好了。”

  20对小白鼠配种20天后纷纷产仔。添丁进口,一下子小白鼠就增加了100多。大白鼠、苍鼠、豚鼠也有喜讯。接着,我又从张玉芳那里引进大白兔、青紫蓝兔各两对,也进行配对。4人有大抵的分工:小董管小白鼠,小王管其他几种鼠和兔,小徐管羊、鼠饲料加工,我则统筹兼顾。分工合作,友爱、情爱并蒂生莲。

  动物同样“以食为天”。张玉芳给了我一个标准的鼠饲料配方——麸皮、米粉、面粉、青菜干、胡萝卜,各占20%,以牛奶和水1比1调和。跟做馒头似的,但要做得比较硬,切成小块,放在铅丝筐里进炉烘焙。那时牛奶紧张,要到局里打证明,还要到什么地方去批,才能买到奶粉。小董出主意说,小木桥路有家奶牛棚,有原奶,我说最好!她遂请缨攻关,自费买了一包大前门香烟去找领导。领导摆摆手:牛奶紧张,计划供应,不开后门的。小董会说话,支过去一根大前门:“阿拉是用牛奶喂老鼠咯,然后用来研究癌症咯,工作保密咯,侬弗要对别人讲呀。”领导一听,愣了一下,脑筋急转弯,同意了。小董回来嘻嘻哈哈报告好消息。

  但是,手工制作毕竟麻烦,一个时期以后,我忽然想到生物所王楠田老师。一见面,他还是老样子,打趣说:“你不干保卫搞实验动物啦?”我说明我那里饲料有困难,他说:“小事一桩!”由他和生物所供应部门联系,代加工,我所定时领取。问题迎刃而解。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很快上海就有了实验动物饲料厂,从此,“吃饭问题”顺利解决了。

  新品种作贡献

  此后,苏州有了两家实验动物笼具厂,塑料的、不锈钢的,美观、卫生、规格化,又便于清洁。鸟枪换炮,我室的笼具也全部更新。由于我们实验动物工作上去了,全所相关部门的实验,也就全面展开了。

  上海成立了实验动物学家协会,主席正是王楠田老师。会员300余人,资格是动物室负责人或专家,我也有幸忝列其间。学会定期出版杂志《上海实验动物科学》。除个别单位的实验动物学家讲课外,美、英、日等国的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也相继到沪,介绍本国和世界实验动物发展、使用情况。有讲课、座谈、现场实验、论文交流等活动。有的单位因要订购设备或引进动物,会向他们索取联系方式,还会邀请他们去做客。

  对外活动展开,对我们实验动物室也是个“利好”。不久,余新生副所长赴日考察,带回两对科立瓦大白鼠,体型硕大。而后上海泰坤堂中医院俞瑾教授正是使用这种大白鼠,成功试制出一种可以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药“俞氏卵泡方”,治愈率达40%-50%。

  还有一个新品种:裸鼠。裸鼠外形无毛,T细胞阙如,是一种基因突变型动物,它对各种实验更敏感,更适合作鼻咽癌、肝癌、肠癌等癌组织接种。由苏格兰医生艾斯克松发现并培育成功,在世界实验动物史上,有开创性意义。当时,上海只有上海医科大学有少量裸鼠。我闻讯后迅速凭私人关系,引进一对,精心培育,繁殖成功。相邻的肿瘤医院院长曹世龙从瑞典皇家科学院学成回国,得知此事后,找我要求合作一次。我欣然应允,选了3只体形大,鼠龄小的裸鼠供他实验。那天,他取了一位鼻咽癌病人的癌组织,进行接种。他小心地在裸鼠的臀部切开,种上癌组织,再轻轻缝合。此后,我另辟一室,精心观察和饲养。3只裸鼠一周伤口愈合,癌组织顺利生长,相传10代,历时18个月,鼻咽癌模型建成,由曹院长、我和另外两位做分析的医生署名,写出论文,在权威的《中国肿瘤》杂志发表。此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曹谊林教授科研团队,在这种裸鼠背上再生人耳成功。

  其实,从我一接手动物室开始,肿瘤医院诊断室、中医研究室、病理科等部门就来我室做实验了,其中更有病理学专家刘尚廉、施达仁、后来当院长的蒋国梁。看着院、所两家那些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教授、医生、实习生,高兴地捧着搪瓷盘,盘里放着烧杯、酒精棉球、器具、记录本……来我室实验间做各种实验和观察时,我充满了一种愉快的享受感。

  树立纪念碑

  我后来以实验动物工程师身份退休。科研工作之余,我的最大爱好是写作。我痛感我国科学事业因“文革”等极左行动而一度停滞不前,所以从恢复工作的那一刻起,就在酝酿、构思,想从实验动物切入,创作一个长篇小说。科研工作为我提供了实际的写作素材,当年与我合作的三位小青年为我提供了生动的人物形象。长期的体验、思考之后,2008年,历时30年的准备,我完成了《相思鸟》,主题是描写一位女实验动物科学家倾心于科研和艰难的爱情而奉献于文学。这部小说出版后被浦东新区评为优秀作品,获奖20000元。

  多年与小白鼠相伴,我对它们有着深厚感情。国内或世界范围使用最多的实验动物,就是这些前赴后继的小白鼠。仔鼠出生时,无毛,粉红色,托在掌上,在我们的眼里,就是小小一块透明美玉。吃饱奶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充盈着白色乳汁的胃,芝麻般大小。鼠是昼伏夜出动物,每至夜深人静,群鼠啃吃饲料的一片沙沙声,像微风吹树叶般好听,仿佛一首生命交响乐。

  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献身,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加战友。我们对动物,也要讲尊重,讲友爱。我们统称其为动物志愿者,称猴为老兄、狗为大哥、羊为妹妹、鼠为小弟,这是实验动物界的通例。在用动物实验时,要尽可能减轻动物的痛苦。比如对小白鼠、裸鼠灌胃,它如此娇嫩,体型比人的大拇指还小,稍不小心,就要受到损伤,所以,我们就特制了一种不锈钢针,针头球形,轻轻插入。实验动物在实验后,实施安乐死。这一点,现在我国大部分实验工作者都能做到,越是认真的研究者,做得越好。如今,新建实验动物室都要向“市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申请,国家也行将颁布《动物管理条例》。

  为纪念实验动物对人类作出的奉献、牺牲,一些大型实验动物单位,立有永久性纪念物。比如,松江九亭的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耗资5000余元,建有一高达三米许的巨型石碑,勒以“实验动物纪念碑”7个大字。大家在处死大型实验动物如猴、狗或集体处死成批小型实验动物时,要默哀,再献上白菊等鲜花,以示感激和悼念。这也是人类感情和良心的一种表达和对科学的尊重,更是人类和动物和谐的一种展示,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

  至于我,《相思鸟》这部作品,就是我为它们树立的文字纪念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新民资讯
   第A06版:教育专版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新闻面对面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运动汇
   第A16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走近实验鼠
奖学金飞走了
公告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走近实验鼠 2015-05-10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