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高级中学高三(3)班
曾祖母今年已85岁高龄了,可她还是那么精神。曾祖母有一双灵巧的手,喜欢做鞋——无论到哪里,她总带着那只大大的包,我们称它为“百宝箱”,里面做鞋所需的材料工具应有尽有。只要曾祖母打开“百宝箱”,从夏天的凉拖鞋到春秋的布拖鞋,从单鞋到棉鞋,一家大小的鞋她都包了。
曾祖母不喜欢坐沙发,总端起一只白色的小木板凳,找个有阳光的地方坐下。别看她这么大年纪了,眼力可好呢,用不着戴眼镜,穿针引线快速自如,我们都自愧不如。曾祖母像变戏法似地找出一块深色的布,拿起一把用了50年的“张小泉”剪刀,按照她自剪的鞋样,手起刀落,两块鞋面已经剪了下来。然后中指上戴好顶针箍,开始缝鞋面。最后是上鞋帮,只见她拿起一根比较粗的针,举到额前,在银灰的发丝间抹了几下——犹如在梳理自己的头发,再用力把针戳进鞋面与厚厚的鞋底中。“太太,为什么要在头上抹几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头发上有油,抹几下针就滑,进针省力。”“噢!”我恍然大悟,曾祖母不识字,做鞋却运用了最朴素的科学原理。说着,曾祖母又从包里摸出一把镊子,夹紧针,将它从鞋底中拔出来。就这样,曾祖母的手一直在额头、鞋底和镊子之间游走。等我来到曾祖母的“工作室”,她已把一双新鞋做好。
这时,绛紫色的晚霞正映照在曾祖母的身上,把她满头的银丝染成了七色彩,做好了鞋,曾祖母拍拍身上的布屑,走出家门溜达去了。新鞋做齐,曾祖母又把我们正穿的拖鞋检查一遍:哪双脱了线需要重缝,哪双需要换底,哪双已不能穿要丢掉,一一处理好后,她才放心地收起“百宝箱”,接着到上海舅公家做鞋去了。
今年,曾祖母为我做的新鞋是紫色的灯芯绒面,红色的滚边,非常好看。把脚伸进去,格外的暖和。我知道,这鞋融入了曾祖母对我无尽的爱啊!曾祖母慈祥地看着我试穿新鞋,笑开了花的脸上摺起了一道道岁月的沟壑……曾祖母,明年来我家时,我要陪伴在您的身边,学习您做鞋的手艺,和您一起做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