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孝友腰牌”拓片上的金石味
方 翔
  ◆ 方 翔

  近日,印学大家方去疾先生的女儿方箴和其女婿董勇赠送了一张其父收藏的“方孝友腰牌”拓片于我,又承蒙诸文进兄赐文,廉亮兄以小楷书之,成为了一件金石味十足的藏品。

  腰牌,相当于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单位出入证,只不过这件腰牌是明代时期出入共同使用。从有关史料进行考证,这件腰牌应该是由整块象牙裁切而成,呈长方扁平状,牌头雕饰云头纹,刀法朴拙,符合明代宫廷腰牌的制式。一面刻“户部四川司主事”,一面刻“朝贡官员凭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出京不用”字样,侧面刻“文字贰百拾玖号”,另外一侧面刻“建文元年给方孝友”。明代宫牌相比清代要少得多,这件腰牌拓片的珍贵之处,不仅因为其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腰牌的面貌,更是因为其曾经属于明代名臣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

  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2年。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因为太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这就是建文帝。后来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要方孝孺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坚拒不从,被灭十族(九族加门生共十族),遭难者达873人。方孝友,是侧室董夫人所生,于建文四年(1402年)与方孝孺同戮于京师聚宝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据史书记载,方孝孺在被处决前,每抓到一个他的亲戚都带到方孝孺的面前,当弟弟方孝友被捆到他的面前时,他罕见地流下了眼泪,可见兄弟之间的友谊之深。

  这件拓片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价值,为研究明代的符牌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对于研究方孝友的生平提供了参考,而且在这件拓片上,还有众多金石名家的收藏印,像方节庵、方介堪和方去疾。其中像“去疾手拓”、“宣和印社”尤为珍贵。成立于1935年的宣和印社,今年将迎来其成立80周年。在中国印学的历史上,宣和印社做出的贡献是业界公认的,而方去疾先生在其胞兄方节庵英年早逝后,弟承兄业,又将其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方去疾先生14岁时来沪,谋职于胞兄方节庵所设宣和印社,从此他即醉心于印学之路,1956年,宣和印社公私合营。1957年底,方去疾先生转入河南中路97号的荣宝斋收购处工作。1960年年底进入合并后的朵云轩。在方去疾先生的一生中,不仅篆刻创作独具面目、自成一家,更是通过出版印谱、普及印学,组织篆刻家创作,让篆刻技艺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方去疾先生经常亲手制作一些金石拓片,而在这件“方孝友腰牌”拓片上的“去疾手拓”无疑是最好的例证。

  从收藏的角度一看,一件拓片如果有了名家的题跋,无疑是“珠联璧合”。诸文进兄通过缜密的考证,拟就了一篇对于这件拓片的文章,而廉亮兄以其擅长小楷书之,让这件拓片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传递真情“大吉羊”
蜂声兰香案头绕 书香门第四季春
“方孝友腰牌”拓片上的金石味
手下造壶化韵致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方孝友腰牌”拓片上的金石味 2015-05-16 2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