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与垂钓,一动一静,本是两项不同的运动,今年劳动节休假的最后一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却把这两项运动连接在一起了。
早晨,我们骑着山地车沿105省道向含山县清溪镇而去。有位年轻同事的娘家在清溪镇山上一个小村,受她邀请,大家在假期前约定,前往一游。路旁的一片片油菜花已经谢了,一排排菜籽荚沉甸甸地垂着。含山地区有十里一坡之说,我一鼓作气蹬车过坡,再过坡,小腿开始酸胀,脚头重了,不得不急缓交替。
山道比起下面省道,坡虽短但多,十几米前就隆起一处,一个坡一个坡在前面等着你不断翻越,体力严重消耗不说,对于毅力更是一种考验。喘气中,大家互相鼓励,说下山的时候会爽快极的。
接连过坡,多少疲乏了,眼睛仍不闲着。一垄垄墨绿的茶树,一层新芽泛着油亮的光泽。一处山坪上,堆着十几堆劈锯过的树干,二三只低矮的炭窑似乎被冷落了许久。同事说,以前山里人家烧点炭卖到城里,接济生活;以前山里人穷,外面女孩不愿嫁进来。如今山里人也搞活了经济,这里不仅盛产茶叶,还出产蕨菜、香椿头等城里人爱吃的蔬菜,政府修造了这条水泥道路,销路畅通,山里人的收入就增加了。女同事还感慨自己小时候生病,父亲背她翻山越岭去看病的情景。
一个多小时后到同事家,她开门说父母在山上忙着。我们搁置山地车,在长凳上歇了歇,拿起渔具,跟着她来到一座水潭旁。这翡翠般的潭水,忽而静谧如镜面,忽而荡起一片涟漪,忽而水面扑通一声,那是鱼在腾跃了。
钓鱼的和不钓的,坐着或站着,一起期待扬竿。有位同事坐在潭边,见我接二连三举竿钓起鱼,兴奋叫道:“我来我来。”他伸手就取,不料鱼身滑溜,抓了几次,鱼在空中再次扑腾一下,从他脚下掉到潭里,引得大家一声叹息。我看见鱼在潭里扬长而去,再去检查,眼前鱼钩犹如一根笔直的大头针。这一意外,是个插曲,丰富了我们的话题,潭里多的是鱼,我换了线钩再抛。
远处,雄鸡叫着,鸟儿在快乐地飞翔,一条金黄色的小蛇忽然在我们脚下的水面向对岸扭着游去。最耐看的,是两位汉子在一块水田里吆喝赶着一头水牛耕地,泥色的大牛角和浑圆的牛肚,在巴掌般大小的水田里缓慢地转来转去,显得笨拙却实在……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垂钓了一个下午。
已是落日时分,我们收拾好下山。山风拂面,格外凉爽,我们几乎不用刹车,顺道而下。山道人家宅前,老人与小孩一晃而过,从屋里飘出的庐剧唱腔留着余音……就这么一路下坡,心里头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