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管理 “1+36+1200”
张玉鑫介绍说,浦东已建立市民热线、网格化、应急管理“三合一”模式,形成了“1+36+1200”网格化综合管理三级体系。所谓“1”是新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36”是36个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1200”是1200多个村居网格化综合管理村居工作站。目前已完成27个街镇覆盖实施,剩余9个街镇计划年内全面完成。
除了地理上的全覆盖,还有管理内容、空间和时段上的全覆盖,管理内容方面,由原来的11个大类、120个小类,拓展至16个大类、 203个小类,新拓展大类为市场监管、小区管理、农村管理、治安维稳、地下空间管理。管理空间方面,从原来的公共空间拓展至小区、农村、单位、地下空间。管理时段方面,实现7×24小时工作模式。
民生保障 从细节入手
浦东既有世界瞩目的陆家嘴,也有发展传统农业为主的乡村,民生保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以居民生活离不开的水、电、煤为例,浦东加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涉及21各街镇203个小区,合计98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570万平方米的立项批复;协调国家电网投入巨资改造浦东的供电设施,有效增强供应和保障能力,确保用电的稳定性,目前浦东的用电容量单日达到8600兆瓦;加强燃气安全检查,开展燃气管道占压整治,共梳理排摸占压点441个,打击液化气黑气销售,确保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行和居民用气安全。
夏季河道黑臭是个大问题。浦东在中小河道整治方面下大力气,疏浚沟通水系,今年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共64个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54亿元。
资源再生 首创回收物联网
近日,浦东新区开通了全国首个既有网下实体交易市场、又有网上交易信息服务的金桥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电子废弃物产生方、收集方、处置方和利用方,形成了统一有序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网络。
张玉鑫说,浦东在全国首创“物联网模式”回收电子废弃物,构建“阿拉环保网”“阿拉环保卡”“阿拉帮帮侬志愿者服务队”等“一网”“一卡”“一队”的回收服务体系,布设电子废弃物回收箱点近1700个,实现试点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做到小件定时收集、大件预约收集。
同时,通过开设“绿色账户”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经过4年多的努力,目前浦东新区共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区794个,涉及居民503824户,约占浦东居住区总数的30%。陆家嘴、洋泾、潍坊、塘桥、花木、南码头、周家渡、上钢、东明等9个街道实施整区域推进。积极试点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目前有44个机关单位、31个企事业单位、530个校区、25座公园推行了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