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贵报10月19日A8版《上海将试水取消出租车“份子钱”》一文,对“试水以服务费取代‘份子钱’或挂靠费的出租车管理模式”,我认为,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对于这一模式,无论结果如何,这种探索还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对于包括“试水以服务费取代‘份子钱’或挂靠费的出租车管理模式”在内的各种创意,各种探索,我觉得,都应抱以支持的态度。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定会催生大改变。
——读者 朱文河
磐安非“媻安”
拜读贵报10月20日B4版《重阳晚情,最美乡村媻安游》资讯,其标题中的“媻安”显系笔误,“磐安”方为正解。
“磐”(pán)意为厚而大的石头。磐安之名出自《荀子·富国》“国安于盘石”(“盘石”即“磐石”)之说,取“安如磐石”之意。至于“媻”(pán)字,则用于组“媻姗”(亦作“媻珊”,同“蹒跚”)之词,指因腿脚不便,走路时步履艰难。由此可见,“磐”“媻”二字,音虽同而义迥异,切勿混为一谈。
——读者 郑炜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