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方式 不妨尝试
张艺
  昆曲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说。《思凡》出自《孽海记》,是一出著名的折子戏,表现的是小尼姑色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演这出戏时,旦角要手执拂尘,在姿态多变的身段中不忘讲究细腻唱工,表演要求极高。《下山》也是一出将要“绝了”的戏,据说很少有人能演好。有意思的是,著名现代舞蹈家赵梁把这两出戏改编成了现代舞剧《双下山》,还找来舞蹈家和梨园人共同演绎。昨天在兰心大戏院,演员身着简单肃静的长袍,妆容和造型则脱胎于昆曲,用现代舞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新奇,好看。

  该剧编导赵梁曾旅居北欧,一直从事自由的跨界合作和创作演出。他的《双下山》把两段戏套在一起,将中国戏曲与现代舞语汇大胆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台特别的“戏中戏”。在剧中担任主角的裘继戎和董飞也都是跨界艺术的实践者,董飞是著名戏曲乾旦演员,裘继戎也是梨园名角,他与杨丽萍跨界合作的《十面埋伏》,在今年艺术节上一票难求。

  从《警幻绝》到《幻茶谜经》再到《双下山》,赵梁在“东方灵欲三部曲”中体现出跨界的魅力。他在不同的艺术样式中游走、嫁接,用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形成特有的肢体语言。观众会发现,不同的艺术交织碰撞的分寸感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难觅隔阂或间隙。赵梁成功的秘诀是“不把跨界当跨界”,这个世界是万物一体的,所有的艺术样式都只是表现手段和元素,只要特质适合,没有什么元素是不能放在一起的。

  目前,国内的现代舞大多受西方影响,而赵梁则试着把东方元素找回来,使其呈现东方韵味。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但这种尝试未尝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08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盼戏曲真正回到生活中去
传承方式 不妨尝试
文坛“补白大王”留下别致遗产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9传承方式 不妨尝试 2015-10-22 2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