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往届政府以新自由主义和进口替代战略等经济方式促进增长,在制造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制造了极其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巴西政府统计部门以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将全国分为从A到E五个收入阶层,直到本世纪初,贫困和赤贫阶层(D、E档)比例合计仍然超过全国人口半数。
在这种巨大的两极分化之下,历届巴西民选政府(甚至包括军政府)都不得不在穷人和富人之间作出选择,而不是尝试消除贫富不均问题。
卢拉和罗塞夫领导的劳工党政府以劳工社会主义为主要纲领,在施政层面更多考虑穷人的福祉。在劳工党政府努力下,卢拉政府末期,中产阶级(C档)在巴西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增长到超过50%,贫困人口减少接近20%。然而与此同时,富裕人口(A、B档)并没有随之增加,而是产生了3%左右的降幅,跌入了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