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很突出,郊区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功能定位比较模糊,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土地产出效益不高。2015年起实施的“三倾斜一深化”,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但离宜居宜业的目标仍然遥远。
建议加大公共服务市级统筹力度,加强郊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经过松江的轨道交通9号线为例,规划之时没有复线,无法通行大站车,导致线路通勤不便,客流过度饱和,能否考虑新线轨道交通向郊区延伸?只有统筹协调,提高郊区城镇化建设水平,才离美丽城乡和美丽上海更近一些。
徐汇滨江开发要融入历史底蕴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徐汇滨江的开发也列入其中,将成为上海一张重要的名片。我认为,在开放徐汇滨江的“大衣料”中,不能遗忘龙华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一块。
龙华地区历史悠久,龙华寺是千年古刹,周围也有许多老建筑,但现在很多都被拆除了。每年“三月三”的庙会人山人海,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从“十三五”规划开局中,就要将这些内涵融合进去,不能随着新开发淡化,而要打出独特的“徐汇滨江牌”。
将农业公园列入郊野公园布局
“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奉贤也准备在庄行镇打造一个1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农业公园,为上海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环境自然、风景秀美的休闲旅游和养生度假之地。
农业公园的主要特色是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让市区市民来这里回归自然,回忆乡愁。奉贤的这个农业公园包括涵养林休闲区、观光农业示范区、艺术家之村等功能区,农作物的四季变化,形成不同色彩的田园风光;点缀其间的乡村宅院,可以体验织布、纺纱、做糕等农家生活,也可以在此就餐、住宿。建议将农业公园列入上海郊野公园整体布局,一次规划,分布实施。
打造高端精品国际旅游大都市
目前上海的传统旅游资源,还不能满足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旅游需求。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对旅游市场进一步转型升级,努力把上海打造成高端、精品国际旅游大都市。
对重大的旅游项目,符合产业导向的,给予一定数额项目的引导资金补贴;对新增旅游项目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转型中,发展旅游项目需交的土地出让金部分,应给予一定的减免和缓交出让金;重大的旅游项目建设,应在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政府优先配套;放宽旅游项目债券发行及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鼓励各种所有制经营主体投资发展高端、精品旅游项目;实行上海著名旅游景点与景点联票互动互游,提高上海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满足旅游消费在空间停留、时间配置上的需求等。
加强公务员对外交流能力培训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服务、金融、商业、旅游等方面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上海对外交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加强对公务员对外交流能力的培训。可在政府工作人员入职培训阶段,开设对外交流能力课程;探索对中层干部定期对外交流能力培训机制;探索海外交流项目,选派交流能力突出的骨干出国交流,培养国际视野,促进政府机关的对外开放交流环境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延长职工带薪年休假时间
带薪休假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全国多个省份的调查表明,带薪休假依然是“看起来很美,落实起来很难”的状态。就职工带薪年休假,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社会、福利和家庭发展的政策,使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位。
建议延长职工带薪年休假时间,如在原来的基础上,各类人员都增加5天。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本报记者 邵宁 潘高峰 江跃中 宋宁华 范洁 整理
本报记者 陈正宝 郭新洋 张龙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