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花鸟画家钱行健先生的入室弟子,印良的工笔画基础可谓是稳扎稳打、技法精到。
早在1984年,印良就以一幅工笔花鸟《报新春》获得“江南之春”画展二等奖。也正是这幅作品,受到钱行健先生的格外赏识,将印良收入自己门下。在钱老的指点下,印良的绘画功力迅速提高,突飞猛进。某次,钱老看了印良的作业后,非常高兴,赠予印良一幅自己的画作(见图),叮嘱他要多临摹古人作品,把画画当作终生事业来认真对待,不要埋怨没有机会,是金子总会发光。
良好的绘画基础,加上钱老后天的精心调教,使得印良笔下的花鸟,突破传统工笔花鸟画一味单纯追求细腻的手法,形成他自己独有的风格。该细腻的地方,他用一根根线条交待清楚;该蓬松的地方,他用写意手法挥洒自如。工笔里面兼有写意,这种形神兼备的创作手法,让一花一鸟透出灵秀之气,宛如优美小诗。
在学艺的过程中,印良收获的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和风格,钱老身上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深深鼓舞着印良,使他在对新海派花鸟语言的探索和追求上培养出一种孜孜不倦、积极向上的态度。中国花鸟画历经各朝名家的创新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笔墨技巧,还是构图意境,都已被赋予崭新的时代风貌。钱老告诉印良,中国的花鸟画不要简单理解为只画一朵花、两只鸟,它应该承载着画家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
钱老的艺术观、美学观直接奠定了印良的创作理念,那就是艺术要为人们带来美好和快乐,滋养人的灵魂。印良笔下的花鸟,是喜气的,也是吉祥的。卖画四十载,印良所接到的订单源源不断如雪片飞来,其中道理很简单,人们喜欢看到喜气和吉祥的花鸟。市场需要雅俗共赏的艺术。
如今的印良基本上每天都要作画至深夜。夜深人静之际,劳作于灯光与黎明之间,一笔一笔描绘着那个属于他自己艺术生命中的“自然世界”。明哲而又痴心。
正如所有职业画家一样,印良回忆自己走过的艰辛,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印良动容地说到:“人品和画品是挂钩的。人品的高度决定着画品的高度。我的艺术人生理念也恰恰正是钱行健先生对我的当年教诲,画好画,做好人”。
这是一个画家跨越了艰辛后所获得的巨大自信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