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似乎以为自己和“妆容”渐行渐远了。这,可以理解,毕竟,老年人“取悦”于他人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不“妆”也罢。于是,相当一部分老人衣着马虎、邋遢。可是,却有一样“妆容”,老年人少不了,也不肯将就,那就是理发。
理发难道不是妆容?试试,假使披头散发、焦头烂额地进行社交活动,看谁还能把你当正常人,谁还肯与你为伍!
中国的老古话,对理发师格外关照。比如,“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旧貌一剃了之,新颜从头开始”、“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闻到头堪剃,而今尽剃头。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之类,其实都在说理发的重要,理发师的能耐。理发师甚至被叫做“待诏”!
老年人的精神状态,首先要从“头”展示,这绝不是虚言。古代人不肯忽视,即使他们是留长发的;现代人更当回事,即使他们没有多少头发。
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供应。可是,如今能够给老年人配置的社会资源(理发服务),是短缺的,是不够优质的。因此,期待有“功夫”有“手段”的“待诏”就很迫切了,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