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阳斋
周晓华
  文/周晓华

  三十年前,我的婚房不到十平方米,空间逼仄,只够放下床、橱、方桌和椅子,书房算是奢想。后来终于乔迁二室一厅新居,独立书房仍是愿景。考虑原置放于床下的几百本藏书需有归宿,于是装修时请木工师傅将内阳台东头打造了一个小写字台,阳台的南面和西面贴墙做成矮书柜。搬家后我的部分藏书勉强得到安置。

  过去没有书房,并不影响我当“文青”。还住在十平方米的老屋时,除朝九晚五地上班,当夜幕降下,家人睡去,我就拧亮台灯,在小方桌上埋头“爬格子”。那时没有电脑,拟提纲,打草稿,一遍遍修改,再用方格纸誊清,桌子小就把抄清的纸页摊在地板上,经常弄到深更半夜,精疲力竭。终于有一天拙文在杂志上发表了,我会兴高采烈好几天,甚至做起当作家的梦。

  光阴似箭。去年我退休了,有更多闲暇时间阅读书籍、写写小文,于是决心搞个属于自己的书房。

  我将阳台靠东头缩小版写字台上的杂物收拾干净,安置笔记本电脑。化了几天时间整理书櫉,将藏书按工具、文学、社科、医疗、收藏等进行归类整理,腾出一个书柜放置未及阅读的书籍,方便取阅。清理抽屉杂物,备好笔记本和笔,用于随手记些所见所闻所感。

  如今,阳台书房成了我的“新天地”。笔记本电脑是最好的帮手。每天上网流览时政要闻,足不出门可知天下事。重新做起“作家”梦,隔三差五用键盘“敲”出随想、游记或小小说,需要资料随时“百度”查找,文章写好后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报社编辑,非常便捷。女儿还帮我建了博客、微博和QQ,每天关注和打理,大大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

  结婚时妻子的陪嫁物樟木箱摆放在阳台上,占了不少面积,几次想丢弃,但总也不舍。妻子突发奇念,樟木箱外用棉软包裹,成了单人沙发。闲暇时我就斜靠在樟木箱沙发上,一边沐浴和煦阳光,一边阅读藏书、报纸和杂志,见欢喜好文章就剪下,贴进专辑,时常翻阅以提高写作能力。真是动脑养生两不误!

  退休后我有了自己的“书房”,就叫“朝阳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特稿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人物/文体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搭伴养老最关键是在于“搭”
书法
朝阳斋
老人老话(四十二)
歌声传友谊
二维码扫描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C02朝阳斋 2016-06-05 2 2016年06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