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柜里存放着一支笔,既非古董又非名物。我所以珍惜它,因为这是一位耄耋老人二十多年前从北京托人捎来送给我的,她就是我国声乐界久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
上世纪80年代,刘淑芳老师在上海举行两场独唱音乐会,我在音乐学院招待所拜望了她。听说我是《文学报》的,她感到格外亲切。我向她介绍《文学报》,希望她能常读《文学报》并为办好《文学报》多提宝贵意见。临走时她热情地邀请我和家人出席当晚由她演唱的音乐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淑芳的歌声风靡海内外,凡喜欢音乐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刘淑芳,她那甜美动人的歌声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宝贝》《鸽子》《西波涅》《小小的礼品》……她不仅唱红了这些外国歌曲,用歌喉和心灵将音乐语言诠释得尽善尽美,给国人带来异国音乐的享受,还译配了100多首外国歌曲,并将大量中国歌曲介绍到国外。作为周恩来总理点名的文化使者,她随国家艺术团先后到意大利、德国、阿根廷、印尼等几十个国家访问演出。在英国访问盛况空前,当地报纸盛赞刘淑芳为东方“小龙女”。最后一场演出是应伊丽莎白女王的请求,为残疾人募捐加演的,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把英国之行推向了高潮,伊丽莎白二世登上舞台向中国艺术家祝贺。
在意大利,刘淑芳拜会了二十世纪音色最美之一的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吉里,并为吉里演唱了《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桂花开幸福来》等中国歌曲,又唱了歌剧《托斯卡》中的《为了艺术,为了爱情》《阿伊达》中的《啊,祖国蔚蓝的天空》等咏叹调。吉里先生赞不绝口,夸奖刘淑芳完全是意大利声乐学派的唱法,并诚恳地希望她留在意大利。她婉言谢绝了吉里先生的一片诚意。
1956年,中国艺术团出访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南美四国。那时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许多国家还不了解中国,外交上南美地区更是一片空白。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这次出访,强调要用艺术为纽带,带去中国人民的友谊,要学习人家的东西。刘淑芳牢牢记住了周总理的教诲。《小小的礼品》是阿根廷一位民间艺人瓜拉尼创作的,歌词大意:一个穷苦孩子在母亲生日那天因为没钱买礼物,一大清早跑到高高的山上摘来一束洁白美丽的鲜花,把心灵深处的话编成一首歌献给妈妈。这是作者孩提时的真实生活情景,歌词真挚感人,旋律优美动听,水乳交融地表现了人性崇高美好的感情。刘淑芳被深深地打动了,边流泪边学唱,很快学会了这首歌。布宜诺斯艾利斯柯龙大剧院,阿根廷人视为最神圣的艺术殿堂,当刘淑芳用西班牙语深情地眼含热泪唱完这首歌,全场轰动,掌声像暴风雨般呼啸。瓜拉尼在剧场最廉价座位上泪流满面,他走向前台握住刘淑芳的手激动地说:“我是一个可怜的民间艺人,做梦也想不到我的歌会在柯龙剧院演唱,我将永远记住您,中国伟大!将来我一定要去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刘淑芳德艺双馨,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更是一位国际文化交流使者。文艺外交如同著名的乒乓外交一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有一位老外交家感叹道:“在我国外交史上,应该记上像刘淑芳这样艺术家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