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4117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邻声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调查”。
本次调查中,有逾一成(15%)网友表示:“活该,没买卖才没伤害”。网友“Wheeler教授的那个电子”留言:“买信息犯法,好,支持,有希望了。”网友“橡树阿尘”也留言:“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如果严惩购买个人信息的,就没有非法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倒卖了。”
但有多达逾六成(65%)网友却认为:“更该去抓泄露个人信息者”。网友“消失的地平线lh”质疑道:“买方该被抓,卖方呢?卖方才是犯罪的源头!”网友“qxp3128333”也表示:“这卖信息的性质恶劣十倍!!”网友“若ren生只如初见”则调侃道:“只管收脏(赃)的,不管盗窃的?”
同时有逾一成(13%)网友表示:“犯罪成本低才会贱卖”。网友“写报告的吃货”留言:“(个人信息)真不值钱,这就是我们每天诈骗推销骚扰电话为什么这么多的原因吗。太不值钱了。”
“网友”红头发的黑猫赤瞳”认为:“抓小鱼不管用啊,关键要抓各个机构里把信息泄露出来的人啊,第一个泄露的人才是最该抓的。”
此外,还有7%的网友表示:“别让QQ群成销赃安全通道”。网友“想念你都那么久”留言:“网络上什么信息都可以买到。”
从调查数据看,网友们支持依法严惩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购买者,但更希望执法部门能顺藤摸瓜,加大对泄露、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者的打击力度,加大这些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由于电信诈骗案的频发,公众对保护个人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急需执法部门给予回应。只有执法部门对每一起查实的公民个人信息贩卖案都能一追到底,才能更快揭示出公民个人信息外泄的真相,从而推动相关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性改进,执法部门可千万别学庸医玩“锯箭法”来治这一违法犯罪顽症才好。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