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宝藏珍贵,如何传承,如何最大程度上将其发扬光大,而不是将其锁在历史的柜子里封存?
在电脑、手机iPad如此泛滥,游戏、动画片牢牢锁住每一个孩子视线的今天,如何借用最生动有趣的外包装,把这颗“文化之糖”送到孩子手里,吸引孩子尝一尝,同时又不失创作该有的格调追求,不失艺术最本源的价值美感,这是所有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与追求。本报与中华艺术宫主办的“我心中的创世英雄——少儿艺术创作作品征集活动”,就是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中华创世神话的故事和精神。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启动至今备受瞩目,新一阶段则将与全国各地优秀画家签约,欢迎他们加入到中华创世神话的创作中,这一举措值得叫好。当然,如果创作参与者的面能够更广一些,岂不更妙?
在刚结束的上海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小提琴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18位选手拉出了18个版本的《梁祝》,而今后,这些亲近过《梁祝》的音乐家,很可能成为中国音乐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者。那么,《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是否也可以将参与者的范围扩展到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外国艺术家呢?所谓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人参与,意味着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
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项目,汇聚了当今最优秀的艺术家,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将让全世界的人更了解中华文化,让下一代更了解老祖宗的财富,让外行看得了热闹,内行看得到门道。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以艺术传承文化,以艺术衔接文化,以艺术推广文化,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灯将永不熄灭。 冬来